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广东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2163.97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3%;第二产业增长7.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5.4; 第三产业增长9.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3.3%。三次产业结构为4.9:47.3:47.8。
材料二:2014年5月4日, 广东省政府印发 《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投资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建立公平开放、透明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拓宽民营资本投资领域和范围。各级财政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应优先支持服务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关键领域、新兴行业。建立健全服务业企业信用信息规范采集、查询和征信管理制度,加快建设全省统一的公共联合征信系统和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材料三:2014年8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了《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参与审议的委员表示,我国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给很多群体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如何为“一老一幼一残 ”提供服务,确实差距太大。建议国家发改委在启动“十三五”规划制定时,应思考如何使生活性服务业真正得到发展,以便同时达到保增长、优机构、促就业、惠民生这四个目标。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财政的知识和市场经济基本原理,说明广东省政府促进服务业投资发展意见的理论依据。
(3)结合材料三,运用矛盾观概括委员们的审议结果。并从发展的观点出发,分析我国生活性服务业的前景。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科学发展观 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国政府性债务规模情况表
单位亿元

年度
政府层 级
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政府债务,下同)
政府或有债务
政府负有担保的债务
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
2012年底
中央
94376.72
2835.71
21621.16
地方
96281.87
24871.29
37705.16
合计
190658.59
27707.29
59326.32
2013年6月底
中央
98219.48
2600.72
23110.84
地方
108859.17
26655.77
43393.72
合计
206988.65
29256.49
66504.56

注:2012 年底全国政府性债务的总负债率为39.43%,低于国际通常使用的60%的负债率控制标准参考值。
材料二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的通知》要求,审计署于2013 年8 月至9 月组织全国审计机关5.44 万名审计人员,按照“见人、见账、见物,逐笔、逐项审核”的原则,对中央、31 个省和5 个计划单列市、391 个市、2778 个县、33 091 个乡的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并于2013年12月30日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
材料三从债务资金投向看,截止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支出投向情况如下:在已支出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1188.77 亿元中,用于市政建设项目支出37935.06亿元、土地收储项目支出16892.67亿元、交通运输实施建设项目支出13943.06亿元、保障性住房项目支出6851.71亿元、教科文卫项目支出4878.77亿元、农林水利项目支出4085.97亿元、生态建设项目支出3218.89亿元、工业和能源项目支出1227.07亿元。这些基础性、公益性项目的支出总计87806.13 亿元,占87.98%。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的知识分析审计机关监督政府性债务的必要性。
(3)面对人均将近2万元的政府性债务,有人说:“既无内债,也无外债一身轻是最理想的财政收支状态。”结合材料三,运用“财政”的知识说明政府合理举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014年3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德国回答听众提问时强调:改革在中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敢于啃硬骨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川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机统一,使其更好的适应我国国家性质、基本国情和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1)运用所学《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怎样正确处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材料二 最近,有关退休年龄的改革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标准是在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寿命较短的情况下制定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巨大挑战,为此退休年龄也要相应的做出调整。延长退休年龄必然对相关利益主体产生不同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在劳动者内部,支持与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的两方群体争论比较激烈。实行“弹性退休制”是我国目前的最优选择。有关专家建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行业岗位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循序渐进地推行。
(2)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材料二的认识。

城镇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2014年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以来我国GDP、城镇化率和城镇投资率情况

年份
1978年
1998年
2008年
2012年
2013年
GDP(亿元)
3645
84402
314045
519322
568845
城镇化率(%)
17.92
30.42
45.68
52.57
53.73
城镇投资率(%)
4
25.4
30.15
36.46
40.17

注:城镇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已达到80%,世界平均城镇化率为51%左右。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是13471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是4382元;近几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有逐渐增加的趋势,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达到1310万个;城镇化带来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带动消费需求从“吃穿用”转变到“住行学”;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居民人均资源占有量会大幅度增加;城镇化不仅能够推动以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发展,也能够推动以商贸、餐饮、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型服务业和以金融、保险、物流等为主要内容的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正确性。
材料三X市城镇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文化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文化大院设施陈旧落后,活动器材和设备奇缺,已经满足不了群众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历史人文资源虽有一些本地特色,但大多呈原生态,没有很好地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个别地区居民文化水平低,科学素质不高,甚至信奉封建迷信,制约了先进文化的发展。
(3)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为X市城镇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中国互联网是全球第一大网,网民人数最多,联网区域最广。互联网已进入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对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2012年我国网络购物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特征;
①线上购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②传统零售企业加紧布局电商领域,拓展知名度;
③2012年电商价格大战几番登场,多次掀起网购高潮。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材料一,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材料二《2013互联网趋势报告》中提到,受益于新兴市场推动,2012年全球互联网用户总数为24亿人,增长率同比为8%,中国居于首位。互联网用户的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宅经济”的强力发展。众多“宅人”吃饭叫外卖、购物上淘宝,催热了“宅经济”,改变了“宅男宅女”的生活方式。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知识分析“宅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 为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文化强省建设实施纲要》。纲要强调,要开展对外文化拓展行动,建设海外文化基地,实施海外推广计划,扶持具有广东岭南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加强文化传播渠道和外宣窗口建设,积极开展影视周。文化周等活动。网络文化传播是对外交流的重要一环。建设好、运用好、管理好互联网,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大局。
(3)请从文化传播角度,说明开展对外文化拓展行动的意义。并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分析说明“管好互联网”的必要性。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材料二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材料三 实现“中国梦”,不只是国家的目标,也是个人的追求,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1)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的体现。
(2)结合材料一、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说明中国梦要依靠人民来实现的哲学依据。并从个人与社会的角度,说明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