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削弱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西方大国曾经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弱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例,其指导思想与凯恩斯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凯恩斯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通过通货膨胀刺激消费需求,以促进经济发展。据当时美国的经济状况,罗斯福新政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失业救济,缓和社会矛盾 B.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
C.整顿银行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D.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

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并遵守公平经营章程,这实质上是

A.限制工业企业进行自由竞争 B.由国家干预经济发展
C.工业企业按国家计划进行生产 D.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上台后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从上图看这些改革对苏联经济建设的作用是(   )
①两者的改革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成效 ②从长期而言,都以失败而告终 ③都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 ④两者的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是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