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及某年1月0℃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1月0℃等温线的走向及其影响因素。
(2)图示区域生物资源丰富,简析其自然原因。
(3)比较R1、R2河段流速和流量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4)简析古汉中在历史上的交通地位,并说明理由。
2010年暑期,温州某中学在周边地区开展地理夏令营活动,经过几天考察,夏令营成员绘制出该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见图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图16
⑴图中A、B、C、D是夏令营成员考察期间的宿营地选址,最为合理的是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⑵请帮夏令营成员计算P、Q两点间的水平距离_______,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2分)⑶甲、乙两村庄正计划沿图中虚线修建一条公路,夏令营成员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反对的理由是什么?(3分)
⑷图中①处甲村正计划将大片土地租给某化工集团建一个大型化工厂,②处乙村村民正准备建梯田。上述两处开发建设是否恰当?试从地形与环境的角度简述理由。(4分)
⑸由于绘图同学的粗心,图中有一处等高线数值被标错,请指出并标注正确数值。(1分)
读图14和图15,回答下列问题:
图14图15
⑴列举东南亚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⑵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印度尼西亚终年受什么气压带控制,其降水多为什么成因类型?
⑶简析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盛产天然橡胶的自然原因。
⑷1980年前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力成本相差不大。2002年三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710、3540、2000美元,该指标差距加大,同时劳动力成本差距也增大。结合图15,说明马来西亚天然橡胶产量的变化主体趋势及其原因。
读图13,回答下列问题:
图13
⑴根据下表资料,结合相关地理知识,说明A、B两城冬季和夏季降水的差异,并分析造成此种差异的原因。
12-2月 |
3-5月 |
6-8月 |
9-11月 |
||
A城 |
平均气温(℃) |
3.6 |
12 |
24.3 |
16.2 |
降水量(㎜) |
739.1 |
435 |
558.3 |
541.6 |
|
B城 |
平均气温(℃) |
7.1 |
14.2 |
24.6 |
18.5 |
降水量(㎜) |
241.6 |
672.3 |
868.4 |
544.7 |
⑵C所在半岛的地势特点大致是,判断依据是;该半岛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沿岸,简述其主要原因
。
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
图12
⑴按要求完成下表内容:
代号 |
已建或拟建运河名称 |
沟通海域或大洋 |
位于的国家 |
A |
泰国湾、安达曼海 |
泰国 |
|
B |
红海、地中海 |
埃及 |
|
C |
加勒比海、太平洋 |
巴拿马 |
|
D |
北海、波罗的海 |
德国 |
⑵若我国某海军编队从青岛出发,计划先后出访美国旧金山、俄罗斯圣彼得堡、埃及亚历山大、印度孟买等地,完成环球航行后回国,要经过图中的四条运河,请你拟定比较合理的航行线路(不考虑其它因素):从青岛出发,其依次经过的运河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⑶图中四运河附近,自然带可能相同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代号)。
⑷经A处附近海峡运输石油的东亚国家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2为我国某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有人说:“甲地位于我国的最东端,因此,这里是我国看到日出最早的地点。”请判断此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简要分析乙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
(3)说明Q河流的水文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