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外 提 优
井
在我家屋后的菜园里,有一口古老的小小的水井。井台是青石板铺成的,有一个微微的坡度。井圈是一块整石头凿成的,里口圆,外面则是八角形。
这口井是什么时候修成的,已经没有人能说清楚了。只有井口那些被绳磨出的一道道深深的印痕,记载着它的年龄。
井水很清很清。小时候,夏天和秋天的傍晚,我和妹妹常到井台上来乘凉。我们趴在井圈上,痴痴地往井里看,一颗一颗地数映在井水里的闪闪星星。一边数,我一边心里想:啊,这些星星,离得多远!多远!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
井水很甜很甜(我们那里,把含盐量很少的淡水,就叫做甜水)。我们平常吃的,都是这井里的水。用它来浇菜,就更是极好的水了。妈妈浇菜的时候,常常带着我们。“快,拎水去!”妈妈一吩咐,你就能立刻听到我和妹妹在井台打水的嬉笑声。
夏天,井水很凉很凉。有一年,六月里,山里的表叔给我们带来了一小筐新摘下来的红李子。妈妈接过来,马上把那小筐交给我说:“快去,把它吊在井水里!”我找了一根长绳子,一头系着小筐,把它吊进了井水里;另一头,便捆在井旁的大树上。
吃过晚饭,妈妈让我把李子从井里提上来,拿到院子里,大家一起吃,新鲜的红李子,又脆又甜,又有一股清香和被井水浸的冰凉!那可口的味道呀,我真是一辈子也忘不了!
那时候,我常常想,现在我也常常想:那口井是谁开掘的呢?他们以自己的劳动给后代带来了多少甜美和欢乐。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印痕( ) 记载( ) 傍晚( )系着( )
(2)词语替换。
①这口井是什么时候修成的,已经没有人能说清楚了。( )
②他们以自己的劳动给后代带来了多少甜美和欢乐。( )
(3)仔细阅读选文,文中的“我们一家”快乐吗?从哪些地方看出呢?
(4)那口井是谁开掘的呢?你知道吗?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5)读了本文,我忽然想起一句俗语: 。
课内语段阅读。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1)后两句话写的是作者的________。
A.所见 B.所闻 C.联想
(2)作者把鸟儿、露珠、树赋予了________化,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己”是什么意思?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仿佛”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带着问题来读书。
(1)这篇课文的体裁属于________。
A.小说 | B.记叙文 | C.说明文 | D.散文 |
(2)作者访问的朋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奶奶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听了这件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
(1)什么事情让“我的心温暖了许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阿姨的话语中,“我”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尊严如山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流传着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德国法西斯溃退前夕,决定处死关押的200多名苏联公民。敌人心血来潮,竟灭绝人性地想出一个奇特的处死方式。他们弄来一个歪歪扭扭的篮球架,上面的球筐也锈得不那么圆了。盖世太保手拿一个篮球,狞笑着对那些苏联人说:“现在给你们一个活命的机会,谁能站在这里10次投篮8次投进,即当场释放,否则统统枪毙。”被关押的多为无辜百姓,谁会投篮啊!加之身体虚弱,许多人放弃了投篮的机会,毅然走向刑场。
轮到卡西莫夫投篮了。他曾(cénɡ chénɡ)经是个优秀的篮球队员,但是长时间地坐牢,面对这个支离破碎的篮球架,他心里没有把握,但他还是决定试试这决定生命的投篮。他接过盖世太保手中的篮球,沉静地站在篮球架前,望着篮筐,投出了手中的球。球在篮筐边滚动几下,还是进了。有了第一次进球,卡西莫夫增强了信心,又接连投进了7个球。敌人震惊了,宣布将他释放。他刚要转身离去,盖世太保冷笑着对他说:“再给你一次挽救别人的机会。如果你再投篮5次全部投进的话,你和其他人就全部释放。如果有1次投篮不进,你和其他人一起处死。不过为了你自己,你也可以拒绝。”卡西莫夫望了一眼剩下的100多名同胞,他们站在那里,没有一个人哀求他,也没有一个人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他十分痛恨敌人采用这种残忍(yǐn rěn)的手段,以同胞们的生命为赌注。一股尊严的力量激励着他,他想,宁可与同胞们死在一起,也不苟且(qiě qiè)偷生,只要有一丝生的希望,也要留给自己的同胞们。为了维护民族尊严,卡西莫夫接受了这5次投篮。尊严的力量是无穷的,5次投篮全部投进,卡西莫夫用尊严挽救了100多名同胞的生命。
尊严是神圣的,也是沉重的。维护尊严需要付出把山扛起来的力量;一旦维护了尊严,人也就如山一样高大,不可战胜。国家尊严,民族尊严,人格尊严,重如山,是不可侵犯的。
(1)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的故事()的篮球架
()的眼神()的手段
(3)用“”在文中画出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
(4)这篇短文让我们懂得了什么?用“”在短文中画出来。
课内阅读。
年轻人留了下来,很快成了杰克逊大叔庄园里的一把好手。过了两年,杰克逊大叔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1)“什么都没有”,用一个词概括是。
(2)“富翁”在本文的含义是()。
A.拥有尊贵的人格的人
B.拥有大批财产和亿万金钱的人
(3)把画“”的句子用“因为……所以……”重新改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