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如图是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TRH、TSH分别是 、 。
(2)激素A是 ,其作用的细胞称为该激素的靶细胞。
(3)人受到寒冷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经过一系列作用,使血液中TRH、TSH、激素A的含量增多,此生理过程由 共同调节。
⑷当血液中激素A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激素A的分泌减少,在体内的含量不至于过高,这说明激素分泌存在着 机制。
回答有关“试管婴儿”的问题:
(1) “试管婴儿”在生物学上所依据的原理是
A.有性生殖 | B.组织培养 | C.克隆技术 | D.基因工程 |
(2)“试管婴儿”的形成用到下列哪些技术?(填序号)__________ 。
①体外培养 ②人工授精 ③胚胎移植 ④核移植
(3)要得到“同卵双胞胎”,采用的技术有_______。
(4)在核移植过程中,供体细胞一般选用传代到________代以内的转基因体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在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体细胞核移植生产的多利和试管婴儿的过程中是否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试管婴儿的核遗传物质来自一父二母。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血糖浓度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多种激素参与血糖浓度的调节。
(1)血糖浓度的正常范围是mg/dL。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糖尿
病患者由于发生障碍,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导致机
体消瘦。血糖含量过低导致惊厥和昏迷时,应及时给患者静脉输入
以缓解症状。
(2)下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变化趋势的是曲线,表示健康人胰高血糖素变化趋势的是曲线。
(3)体检时,测量血糖应在空腹时进行,其生理学理由是排除进食后的干扰。
Ⅱ.萤火虫能发光是因为萤火虫体内通过荧光素酶催化的系列反应所产生的现象。如果荧光素酶存在于植物体内,也可使植物体发光。一直以来,荧光素酶的唯一来源是从萤火虫腹部提取。但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组科学家成功地通过转基因工程将荧光素酶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体内,并在大肠杆菌体内生产荧光素酶。请你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此转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是,提取目的基因的途径通常有两条,提取该目的基因的途径最可能是。
(2)将此目的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体内需要运载体的帮助。下列选项是选取运载体的时候必须考虑的有。
A.能够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稳定保存B.具有特定的限制酶切点
C.具有与目的基因相同的碱基片断D.具有某些标记基因
(3)下列可作为受体细胞的生物有。
A.土壤农杆菌B.结核杆菌C.噬菌体D.枯草杆菌
(4)在此转基因工程中,常用质粒作为运载体;在将体外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体内之前通常要用处理大肠杆菌,目的是,使重组基因能够导入受体细胞。(5)由于荧光素酶的特殊作用,人们一直设想将其基因作为实验工具,将它和某一基因连接在一起,通过植物是否发光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已经转入到植物体内,如判断固氮基因是否成功导入某植物体内。正常根瘤菌体内的固氮基因与萤火虫体内的荧光素酶基因相比,除了碱基对的顺序、数目不同以外,在结构方面还存在不同点,主要不同是,而荧光素酶基因的编码区是间隔、不连续的。
(6)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来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
。
下图表示发生在高等植物叶片细胞内的A、B两项生理作用及相互关系的图解,其中①~⑥代表物质,I~Ⅲ代表生理作用。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A生理作用过程中,吸收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薄膜上,被光能激发而失去电子的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作为一种,能使水分解。
(2)在A生理作用过程中,光能转换成电能后,电能转变成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和中。
(3)若①是NADPH,请写出由②形成①的反应式。
(4)在B生理作用过程的Ⅰ~Ⅲ反应阶段中,发生在线粒体中的是、阶段,释放能量最多的是阶段。
下图是植物体细胞杂交示意图,请据此回答:
(1)图中①过程用到的酶是,作用的结果是形成,之所以要用它们是要除去,除去的原因是。
(2)图中②过程是,④⑤过程合称。
(3)在②过程中,可用的化学诱导剂是。若在容器中放置若干ab结构,诱导完成且假设所有细胞都发生了融合,然后经③过程,形成的d细胞的类型有种(这里仅考虑2个原生质体的相互融合),从中选出细胞进行培养。
(4)e称_____________。f称为_____________ ,该植株具有_____________的性状。
目前我国有1.2亿人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约有1600万。乙肝病毒简称HBV,完整的HBV是由一个囊膜和一个含有DNA分子的核衣壳组成的病毒颗粒。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免疫学检查常用以下五项指标(俗称“乙肝两对半”)。
序号 |
检测对象 |
中文名称 |
相关物质及检出的含义 |
1 |
HBsAg |
表面抗原 |
包绕在乙肝病毒最外层。单独的HBsAg无传染性 |
2 |
HBsAb |
表面抗体 |
人体产生,保护肝脏 |
3 |
HBeAg |
E抗原 |
乙肝病毒的“内部零件”,标志着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明显的传染性 |
4 |
HBeAb |
E抗体 |
表明病毒复制的终止或仅有低度复制,传染性消失或有轻微的传染性 |
5 |
HBcAb |
核心抗体 |
乙肝病毒的“核心零件”(HBcAg)的抗体,它提示乙肝病毒的复制 |
(1)某同学在高考体检时,检测结果是“大三阳”,即出现1、3和5阳性(可以检测到),这一结果表明该同学体内乙肝病毒,需要对其隔离治疗。
(2)某广告称他们能利用基因治疗手段彻底治愈乙肝,实际是利用HBV—DNA探针进行病毒DNA检测,若检测发现该个体血液为阴性,则该个体的传染性(填“小”或“大”);而基因治疗则是将导入患者细胞。
(3)调查表明乙肝病毒家庭聚集现象比较常见,亲属之间容易相互传染。促成家庭聚集性传播的因素可能有。
(4)为了控制乙肝的流行,目前已广泛使用乙肝疫苗进行免疫,以预防乙肝的发生和流行。但在接种乙肝疫苗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试分析回答:
①已经感染过乙肝病毒或HBsAg阳性者不能接种,依据是感染过乙肝病毒或HBsAg阳性者体内已经存在,一是没有必要进行接种,二是患者体内相应抗体会与疫苗结合,使疫苗失去功能。
②婴儿出生时(2h内)、生后1个月和6个月,各注射30mL乙肝疫苗。重复注射的目的是使机体内相应的等增多,增强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能力。
③乙肝疫苗是灭活的HBsAg蛋白,注射乙肝疫苗的少数人会发生局部疼痛、恶心、头痛和短期低热等症状,其可能的原因是HBsAg蛋白属于抗原,可能引起注射者发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