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8分)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如图表示几种物质经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

(1)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 ]              
(2)如果图中的细胞膜是小肠上皮细胞的,则葡萄糖和甘油出入细胞膜的方式依次是[ ]          和[ ]         
(3)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这种膜结构能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污水中的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模拟生物膜的      
(4)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   (填序号)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5)植物细胞线粒体基质中产生的CO2进入同一个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需要穿过   层磷脂分子。
(6)与①方式相比,③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  ,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  上合成的。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人体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基本过程,试回答([]中填序号,______上填写名称)

(l)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合成甲状腺球蛋白过程中产生了H2O,则H2O的生成部位是[ ]________;水中的18O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________(基团)。
(2)用含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上图细胞,则出现18O的部位依次为__________(用图中序号回答)。甲状腺球蛋白合成过程体现了生物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含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相当于人体内环境中的_________________。其中碘和水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合成的甲状腺球蛋白运出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为酵母菌细胞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细胞结构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____ __;与蓝藻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
(2)图中含有RNA的结构有(填序号)。
(3)属于该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有(填序号)。
(4)图中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但能释放的结构是(填序号)。
(5)为制备酵母菌原生质体,需用__________(方法)除去结构①,但应在溶液中进行。
(6)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有(填下列操作的序号)。
①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
③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
④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
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下图所示为二倍体西瓜形成多倍体西瓜的操作图解,分析回答:

(1)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经___________处理加倍后,形成的四倍体基因型为___________,该个体形成的配子基因型为___________,比值依次为___________。
(2)如果基因型为AA的西瓜幼苗加倍后作母本,接受基因型AA作父本的花粉,则发育成种子胚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人们通过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等抗生素研究发现,抗生素之所以能够杀死细菌等病原体而对人体无害,是因为抗生素能够有效地阻断细菌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而不影响人体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于是人们对此现象提出了许多假设,其中有如下两点:
(1)抗生素能阻断细菌DNA的转录过程,而不影响人体DNA的转录过程;
(2)抗生素能阻断细菌转运RNA的功能,而不影响人体转运RNA的功能;
接下来需要对这些假设逐一进行实验验证。请写出你的验证性实验的基本思路,并对实验结果和结论进行预测。(不要求写具体的实验步骤)
(1)验证抗生素是否阻断细菌转录过程的实验
①基本实验思路:设置甲、乙两组实验进行体外模拟过程,甲组滴加适量的一定浓度的,乙组滴加等量的蒸馏水,其余条件。最后检测两组实验中的生成量。
②实验结果、结论:若甲、乙两组中RNA的生成量相等,则;若甲组中RNA生成量少于乙组中的RNA生成量,则
(2)验证抗生素是否阻断细菌转运RNA功能的实验
①实验基本思路:设置甲、乙两组实验,进行体外模拟细菌的翻译过程。甲组加入用抗生素处理后的各种转运RNA,乙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结论:若甲、乙两组中蛋白质的生成量相等,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分析回答:

(1)A所示过程称“克隆”技术,新个体丙的基因型应与亲本中的________个体相同。
(2)C过程所示的育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该方法最常用的作法是在①处______________
(3)D表示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若要在F2中选出最符合要求的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过程中,②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与D过程相比,E方法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