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10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3分)
第三联写景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4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问题。
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南宋]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荆州,在宋、金对峙时期,是南宋的国防要塞。本词作于张孝祥知荆州时。
⑴“霜日明霄水蘸天”一句是词人登楼所见。试简析本句所展现的意境。
答:
⑵“澹烟衰草有无中”一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试对这一艺术手法作简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共8分)。
自咏示客陆 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羞将枉直分寻尺①,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②,客来苦劝摸床棱③。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注释:① 寻尺:古八尺为“寻”,“寻尺”犹言“高低”、“长短”。② 箝纸尾: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③摸床棱:遇事模棱两端。
⑴诗人在首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作用?
⑵有人说在尾联“笑”字里可见放翁的眼泪。请结合全诗对这一说法作简要分析。
阅读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8分)
甚见权门移芍药吕温
绿原青垅渐成尘,汲井开园日日新。
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
[注]贞元十四年大旱时所作。
(1)诗的前二句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4分)
(2)简析诗歌的后二句中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问题。(8分)
晓抵九江作[注]陈三立
藏舟夜半负之去,摇兀江湖便可怜。合眼风涛移枕上,抚膺家国逼灯前。
鼾声邻榻添雷吼,曙色孤篷漏日妍。咫尺琵琶亭畔客,起看啼雁万峰颠。
[注]这首诗作于1901年,当时清朝政府已同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1)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请说明理由。(4分)
(2)试从“虚”与“实”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4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过 勤 政楼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注]。
[注]金铺:大门上的一种装饰物,常常做成兽头或龙头的形状,用以衔门环,用铜或镀金做成。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特点?试作具体分析。(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