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停止“舌尖上的浪费”。现实生活中,“舌尖上的浪费”更让人心疼。据中国农业大学提供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每年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的需要;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1.3亿人一年所需。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材料二:近期来,衡阳市高校组织推动的“光盘行动”、厉行节约正在我们身边进行,该活动的主题是: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倡议我们在就餐后打包剩饭剩菜,“光盘”离开,形成人人节约粮食的好风气。
(1)“光盘行动”体现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什么优良传统?(2分)
(2)“光盘行动”有利于建设哪“两型”社会?(2分)
(3)谈谈你对“光盘行动”的认识。(4分)
(4)“光盘行动”,重在行动。请你就“光盘行动、厉行节约”写出两条倡议。(3分)
赵林华同学爸爸是个企业家,妈妈是个领导干部,家里经济条件好,穿的衣服都是名牌,学习成绩优异,因而有很强的优越感,在同学面前脸上经常是一幅高傲的表情,认为自己就是跟别人不一样,几乎不主动与人打招呼。见到衣服穿的一般的同学就会叫他“老土” ,有的同学在学习上遇到问题去请教他时,他说:“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懂,简直是一头笨猪!自己想去!”。同学们见到这种情形,都一个个与疏远了。一段时间后,他也感到了孤独、苦闷,为什么同学们都不与他交往了呢?请问:
(1)说说同学们为什么不与他交往的主要原因。
(2)假如你是班长,你要怎样帮助赵林华同学摆脱孤独、苦闷的困境?
以下是小明在与朋友交往中的几个情景:
情景一:过生日时,同桌送给他一张自制的贺卡,小明不屑一顾地说:“我不要,妈妈说便宜没好货!我妈妈从日本给我带礼物了,可贵呢!”
情景二:有位成绩很差的同学,一次唱歌比赛的了一等奖,小明认为没什么了不起的,但同学们却视他为明星。
情景三:同桌的妈妈出差带回来一些热带水果,同桌给很多同学都分了,但就是不给小明,还对他说:“你说的非‘必胜客’不吃,这水果很便宜,你是不会吃的。”其实小明非常想尝尝那热带水果
(1)情景一中的小明的做法正确吗?他应该怎么做?
(2)情景二中的小明的做法正确吗?他应该怎么做?
(3)从情景三小明的境遇中,你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2013年12月长春市第六次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殊荣,为此某班围绕“幸福长春”这一内容,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幸福回眸
2013年,长春在打造百姓幸福方面至少实现了“七个新突破”:富民增收实现新突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12.1%;社保实现新突破,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住房保障实现新突破,累计70万中低收入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上述成绩的取得有利于缓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哪一主要矛盾?
幸福展望
长春市政府《2014年建设幸福长春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突出抓好大气环境治理,让长春的天更蓝;深化义务教育普惠行动,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继续实施“暖房子”工程,让暖房子工程惠及更多群众;努力打造健康长春,提高市民的健康水平;积极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惠民工程等16件实事。
(3)材料中的划线部分有利于实施哪项发展战略?
(4)实施这项战略需要推进什么创新?
(5)抓好大气环境治理需要公民树立什么意识?
建设幸福长春,是你我共同的责任,作为长春市民应该为建设幸福长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长春这座美丽的城市增添新的光彩。
(6)在“幸福长春”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发扬哪些民族精神?
(写出两个即可)
(7)建设幸福长春你我共同的责任。
责任一:请你以“长春最美”为主题设计两种宣传方式。
责任二:请你为外地游客介绍一处长春文化景点。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材料二:《舌尖上的浪费》
(1)两则材料体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现象与我国的哪项基本国策相违背?
(3)坚持这项基本国策有利于建设哪一型社会?
(4)请你写出两点解决材料二中的现象的具体做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千百年来,几十个民族在天上南北辽阔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材料二:2014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疆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天山南北”。
(1)材料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在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坚持了什么原则?
(3)请写出除新疆自治区以外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