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le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
王守仁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
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对天地非常崇敬。每一个皇帝都把祭祀天地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下图是明清皇帝祭祀上天祈求丰收的天坛。与这种现象有关的我国古代儒家思想是()
A.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 |
B.荀子的人道有为思想 |
C.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
D.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
温家宝总理曾说:“民安了国才能安,国安了领导人的心才能安。”此语体现了“民至上”的思想。古代先哲中首次明确提出类似思想的是()
A.孔子 | B.孟子 |
C.庄子 | D.韩非 |
1945年8月28日,《大公报》报道:“没有口号,没有鲜花,没能仪仗队,几百个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却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报道中的“喜讯”很有可能是()
A.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
B.毛泽东抵达重庆参加谈判 |
C.国共两党达成了和平协议 |
D.中国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 |
1939年日寇扫荡华北,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在冀鲁边区河间、青县、沧县等地转战,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威震冀中平原,有“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之誉。1940年春天,回民支队开往深南一带(河北省衡水市深县以南),在石德铁路沿线与敌周旋作战,率领回民支队在康庄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回民支队取得伏击战的胜利,对其作用评价恰当的是()
A.有利于缓解根据地严重困难的局面 |
B.反映了党正确领导下整风运动的积极影响 |
C.反映了少数民族对抗战胜利的伟大贡献 |
D.体现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军民既开展运动战,也开展有利条件下的阵地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