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2月26日5时26分,图中甲地发生6.3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我国某报记者从首都机场乘飞机前往灾区做现场报道,到达时,北京时间为19时40分。完成下列各题。甲地地震产生的原因是( )
A.位于板块边缘碰撞带 | B.位于板块张裂带 |
C.位于板块内部的断裂带 | D.位于大洋海沟处 |
乙、丙两地未来的变化趋势是( )
A.距离越来越近 | B.距离越来越 |
C.距离不会有变化 | D.形成高大山脉 |
读图,完成下题。图中两个半岛的有关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两个半岛的西部地区均有高大山脉
②两个半岛的地形均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
③a点所在半岛受冰川作用影响,海岸线曲折
④b点所在半岛气候由南向北大陆性渐强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两个半岛地区均有丰富的()
①.太阳能资源②水力资源③劳动力资源④铁矿资源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78°55′N,11°56′E)建成。据此回答下题。从黄河站往正南方,将到达()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 B.西伯利亚 |
C.阿拉斯加 | D.大不列颠岛 |
黄河站至北极点的距离约为()
A.600千米 | B.900千米 |
C.1200千米 | D.1500千米 |
读图,回答下题。沿EF线上的山脉是()
A.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
B.两个大洲的分界线 |
C.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 |
D.两种农业区的分界线 |
M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
A.耕地 | B.林地 |
C.草地 | D.建筑用地 |
N地的地表特征表现为()
A.地面起伏大,多山地丘陵 | B.地势低平,多沼泽地 |
C.森林广布,树种丰富多样 | D.沙漠广布,以内流河为主 |
下图中心为南极,阴影区为3月22日,非阴影区为3月21日,据此回答下题。SA的经度为()
A.60°E | B.60°W | C.180° | D.0° |
此时下列地区的时间正确的是()
A.SA的地方时为3月22日24时 |
B.SB的地方时为3月21日24时 |
C.北京时间为3月22日12时 |
D.国际标准时间为3月21日6时 |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下题。有关P、Q两处地形叙述正确的是()
①P为山坡上的洼地②Q为山坡上的洼地③P为山坡上的小丘④Q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若b海拔高度为200米,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
①200<P<300②300<P<400③200<Q<300④100<Q<200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P、Q处地形可能()
①同为洼地②同为小丘③同为缓坡④同为陡坡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