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某年8月21日,我国科考队员中国南极昆仑站(下图)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完成下列问题。这一天,科考队员在昆仑站看到日出时,国际标准时间及日出方位是( )
A.7时北方 |
B.10时东方 |
C.13时西方 |
D.15时南方 |
据此推算,昆仑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 )
A.3月21日~30日 |
B.4月1日~10日 |
C.4月11日~20日 |
D.4月21日~30日 |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不足之处是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② 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④ |
一年内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超过一熟(莅)作物的种植制度,称为复种。近年来,我国某些水稻产区的复种制度发生了变化。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表 1999~2006年我国部分省区复种制度变化造成水稻产量变化(单位:万吨)近年来我国南方主要水稻产区双季稻大面积改为单季稻,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气候变化 | B.稻米供过于求 | C.劳动力流失 | D.城市用地扩大 |
下列组合与表中甲、乙两省对应的是
A.福建、黑龙江 | B.江苏、西藏 | C.湖北、云南 | D.浙江、江西 |
读我国某河流流域图,回答下列各题:造成流域内Ⅰ、Ⅱ两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气温 | C.降水 | D.植被 |
合理开发利用该河流的资源优势,正确的是
A.开发Ⅰ区河流侧重修建大型水库以发展旅游业和航运 |
B.开发Ⅱ区河流侧重水力发电和浇灌 |
C.Ⅱ区河流沿岸应广泛发展茶树种植 |
D.Ⅰ区河流应注重植树造林,水土保持 |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环境友好的突出特点。读“2007年中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图”,完成下列各题。关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吉林高于河北 | B.山西高于河南 |
C.青海高于甘肃 | D.安徽高于湖南 |
我国东南沿海低碳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结构轻型化 | B.劳动力资源丰富 |
C.森林覆盖度较高 | D.离国际市场较近 |
森林破坏引发的生态环境效应有:
①全球气候失调②生态环境恶化③臭氧破坏加重④自然灾害频发
⑤地震、火山加剧⑥生物多样性锐减
A.①②④⑥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⑤ | D.③④⑤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