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10月8—11日某地气温变化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 日期 |
8日 |
9日 |
10日 |
11日 |
| 最高气温(℃) |
21 |
19 |
13 |
10 |
| 最低气温(℃) |
6 |
11 |
7 |
-2 |
10月8—11日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
| A.台风 | B.反气旋 | C.暖锋 | D.冷锋 |
9日最低气温明显偏高,与其相关的是( )
| A.大气逆辐射强 | B.太阳辐射强 |
| C.地面辐射弱 | D.大气削弱作用弱 |
右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
|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
| C.蒸发量增加 |
|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
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
| B.植被覆盖率增加 |
| C.降水下渗量减少 |
| D.城市热岛效应 |
我国某市有两家大型有色金属冶炼厂,近年该市也多次发生酸雾事件,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该市准备采取的一些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对金属冶炼厂实行关停并转 |
| B.增加化学设备,通过化学手段消除废气中的SO2 |
| C.在有色金属冶炼厂附近办硫酸厂,回收利用废气中的SO2 |
| D.缩小工厂生产规模,控制废气排放量 |
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大城市经济发展缓慢,居民变得贫困 |
| B.城市住房紧张,房屋质量差 |
| C.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
| D.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较好 |
城市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用地一般都会逐步演化为工业用地 |
| B.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一般都会从第三产业转向第二产业 |
| C.城市化过程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集聚到分散 |
| D.城市化过程使原先的乡村景观逐步为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观所取代 |
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五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 A.西瓜品种优 | B.种植成本低 |
| C.种植利润高 | D.市场需求大 |
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时间
|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 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
|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 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