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课内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选段
小钱静静地躺(chǎng  tǎng)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     )骨髓(suǐ shuǐ)移植,(    )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十万人里才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和人。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kuàng  kàng)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小钱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     )架起了一座(             )。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1)我会把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用“﹨”去掉。
(2)我会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凋零——(  ) 停止——(  )  沉着——(      )
(3)我会仿照下面的词写词语。
涓涓流出:                                  
(4)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
(5)按要求写句子。
①把下面的句子缩写成简洁的句子。
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②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
                                                                        
(6)从哪里可以看出“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
                                                                
(7)文段中两次出现“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第一次是描写                 躺在病床上,第二次是描写        躺在病床上,我还知道他们躺在病床上的原因不同,其中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因为               我觉得台湾青年是个                 的人。  
(8)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们会说些什么?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记叙文(写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课内阅读
“当人们小心地把我从井口拽上来,紧紧搂在怀里的时候,我已经冻僵了,全身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只有眼泪在不停地流着,是热的。”
(1)这段话选自课文《》,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的故事。
(2)根据提示写词语。
A、近义词:小心()拽()
B、“全身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如果用一个四字词来表示,可以是( )
(3)“只有眼泪不停地流着,是热的。”这句话中“是热的”,是不是使句子显得罗嗦呢?请你谈谈自己的理解。

课外阅读(11)

有一年疾病(流留)行,华(huà huá)佗亲眼看到许多人被病痛折磨得呻吟着、挣扎着,痛不欲生。为解除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他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来到西山,拜师学医。
华佗拜见师傅后,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门侍候他们吧。”华佗一面耐心地侍候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研究用药的情况。因此,他在3年时间里就了解了不少病源、病理和用药的方法。
一天,师傅说:“你已磨练了3年,学了不少东西,但是还要学些医书、药典。”他带华佗来到内室,只见到处是书籍、挂图。华佗高兴极了,从此便不分昼夜、如饥似(sì shì)渴地攻读起医书来。
暑去寒来,又是3年。一天,华佗正在读医书,忽然有个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吧!”
华佗连忙跑过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他摸摸师傅的额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没有大病,自己会好的。”人们都责怪华佗不懂医德。
就在这时候,师傅突然(坐座)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你们的本领的。”众人听了,个个惭愧,不得不佩服华佗的本领。
“有志者事竟成!”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治病去了。
(1)在横线上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1)
(2)划去括号内不正确读音和字词。(2)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1)
责备( )羞愧( )餐风饮露( )
(4)华佗为什么立志学医?在短文中用“ ------”划出有关句子。(1)
(5)文中的哪两个词写出了华佗为了拜师学医而吃尽了苦头?在词的下面划上“△”。(2)
(6)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写出了华佗学医时的认真和勤奋。(2)
(7)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明白了“有志者事竟成”的含义,请把它写下来。(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de dí)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huo hé)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优)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pín píng)谁怎么呼(换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zhǐ zhí)。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短文选自 的《》,我们还学习了他的另一篇课文是《》 。(1.5分)
(2)划掉文中括号里错误的读音或汉字。
(3)找出一个描写猫注意力非常集中的词写在括号里。()
(4)用“ ”画出写猫很乖的句子。
(5)把画线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6)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猫十分尽职?摘抄有关句子。

(7)“~~~”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8)用“非……不可”写一句话。

(9)短文从 、三个方面写了猫的性格古怪。(1.5分)

课外阅读:(16分=4+2+2+8)
竹子
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它是一年成材的植物。冬天,竹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转暖开始发芽。春季,是竹子生长的旺期,可这时候,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燥(zào),水分不够,笋芽都藏在土里。等到一场春雨下来,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天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高一米。春笋成竹,不到一年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竹子的作用可大啦!它能做成笛、箩(luó)筐,能制成扁担、竹杠(ɡànɡ)、脚手架,为人民盖房作梁,它默默无言,心甘情愿。它的枝丫扎成扫帚,也能除污(wū)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fǔ)烂成肥料。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1)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
“破土而出”指尖尖的竹笋
“默默无言”指竹子成材后
(2)用“”画出竹子长得快的语句。
(3)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来。
(4)本文主要赞扬了竹子的精神。读了本文,我还想到了跟竹子一样的,因为

课内阅读(8分=2+5+1)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表达了()思想感情。
(2)文中的“三眼一板”,三眼指的是()、()、(),一板指的是()。
(3)用“一丝不苟”造个句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