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 《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6分)
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乐府诗,完成小题。(8分)
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①,下山逢故夫。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
颜色类相似,手爪②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旧人从阁去。
新人工织缣③,故人工织素④。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注:①蘼芜,香草名,叶子可做香料。②手爪,指女子的针线手艺。③缣,黄绢。④素,白绢,价值比缣高。
这是一首有名的弃妇诗。请对诗中的弃妇——“故人”的形象作简要分析。
结合全诗,谈谈该诗在写作上有哪些主要特色。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6分)
子衿《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①?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②,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①嗣音,传音讯。②挑兮达兮,独自来回走动的样子。
这首诗采用的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有什么含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酒肆留别
李 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试从诗歌形象的角度入手,说说前两句诗是怎样扣紧“留别”的主旨的?
明人谢榛称赞这首诗“妙在结语”,结合全诗,试作简析。
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南园十三首(其一)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南园十三首(其六)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首诗歌中的 “花枝”指木本花卉,“草蔓”指草本花卉,“花枝草蔓”概括了园内所有的花,有的高昂刚劲,有的低垂柔婉,参差错落,姿态万千。
B.第一首诗歌还写了花的颜色,有红色的,有白色的。这些娇艳的鲜花让人不由地联想到越地美女的面颊,赋予物以某种人的素质。
C.第二首诗歌中的“老”字用作形容词,用来修饰雕虫,包含着无限的辛酸。
D.第二首诗歌中的“玉弓”一词,暗点兵象,为“辽海”二句埋下伏笔,曲曲相关,见出文心之细。“辽海”指东北边境,这一带多战事。

关于这两首诗,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A.第一首中作者先是看到日中花开,姹紫嫣红的美景。可是好景不长,到了“日暮”,百花凋零,落红满地。“可怜”二字表达了诗人无限惋惜的深情,惜花、惜春。
B.第二首在表现方法上灵活多变。首句、次句都为叙事兼言情,第三句只点明时间和地点,不言事(战事)而事自明,颇具含蓄之致。
C.这两首诗歌都选自南园十三首,是李贺辞官回乡居住昌谷家中所作,“南园”是李贺的家乡。
D.两首七言绝句,以赋笔为主,兼用比兴手法,清新委婉,风格别具,是不可多得的抒情佳品。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练习。(7分)
虞美人•寄公度
舒亶①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①舒亶: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曾写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度。
词上阕点明了季节的句子是 ;“背飞双燕”一语,在词中的寓意是
试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本首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