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
| A.儒、道、墨、法 | B.墨、儒、法、道 |
| C.法、儒、道、墨 | D.道、法、墨、儒 |
1993年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 万公顷,比1978年减少 万公顷。农村社会商品的零售总额达到 亿元,比1978年增长 倍。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 |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
B. |
经营体制改革的推进 |
| C. |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
D. |
乡镇企业的大量出现 |
新中国成立初期,很多农民不愿对同宗同姓的地主展开斗争,认为“卖命不卖姓”。随着土地改革深入,农民中逐渐流行“天下农民是一家”“庄稼人向着庄稼人”的说法。这反映出土地改革( )
| A. |
改造了农村基层组织结构 |
B. |
推动了农村宗族观念消亡 |
| C. |
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
D. |
改变了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
下表为1930年毛泽东对江西寻乌人口成分的调查情况统计。该调查( )

| A. |
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 |
B. |
有助于粉碎国民党的“围剿” |
| C. |
明确了革命的领导力量 |
D. |
有利于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 |
下图为1912年刊登在《时报附刊之画报》上的一则留声机广告,配文为“世界进步——留声器授课”。这反映出( )

| A. |
西方商品挤占国货市场 |
B. |
西方文化入侵方式更加隐蔽 |
| C. |
商业营销迎合启蒙需求 |
D. |
新型授课手段广受大众欢迎 |
清朝新科进士任职意愿向来“以吏、户二部为优选”,而癸卯(1903)、甲辰(1904)两科进士的选择已大相径庭,最终仅有三人流入吏部,担任主事。这一变化( )
| A. |
导致了科举制度废除 |
B. |
体现了统治集团的分裂 |
| C. |
改变了中枢决策机制 |
D. |
反映了官制改革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