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学生在研究近代西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找到了以下为三段材料:
材料一:世人因为神赐的灵魂,才能领略神创造的世界;人的全部生命经历都需通过信仰的解释,才能显示意义。
材料二:人无法自己挣得拯救,上帝自动将拯救赐予信仰他的人;人只有对上帝负责,才能自由体验上帝的恩宠。
材料三:个人是独特、理性和有创造性的;每个人的特性都是神赐,但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特长才是对神的最高尊崇。
这三段资料分别来自不同的时期,下列按可能出最早现时间的合理判断依次是:

A.18世纪、中世纪早期、16世纪
B.中世纪早期、16世纪、18世纪
C.16世纪、中世纪早期、18世纪
D.16世纪、18世纪、中世纪早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文艺复兴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普罗塔哥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

A.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B.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
C.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D.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

同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圣旨诏书的开头语,常多“奉天承运”,梁山好汉也不得不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来做打家劫舍的事业。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中国古代封建迷信盛行
B.君权至高无上,可以无限扩张
C.君权神授理论已提出并得到社会认同
D.此种提法来源于道家的学说

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这主要说明了( )

A.各国都重视发展军事力量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
C.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D.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掌握了国家政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