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电荷量分别为+q和-q的带电粒子分别以速度va和vb射入匀强磁场,两粒子的入射方向与竖直磁场边界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磁场宽度为d,两粒子同时由A点出发,同时到达与A等高的B点,如图所示,则( )
| A.a粒子带正电,b粒子带负电 |
B.两粒子的轨道半径之比Ra∶Rb= ∶1 |
| C.两粒子的质量之比ma∶mb=1∶2 |
D.两粒子的速度之比va∶vb= ∶2 |
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T,P是x=0.5m处的一个质点,则
| A.t=0时刻,P点速度沿+y方向 |
| B.t=0时刻,P点速度沿+x方向 |
C.t= 时刻,P点在波谷位置 |
D.t= 时刻,P点在波峰位置 |
已知质子、中子、氘核质量分别是m1、m2、m3,光速为c。则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
| A.吸收的能量为(m1+m2+m3)c2 |
| B.吸收的能量为(m1+m2-m3)c2 |
| C.释放的能量为(m1+m2+m3)c2 |
| D.释放的能量为(m1+m2-m3)c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引力减小但斥力增大 |
| B.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
| C.外界对系统做功,系统内能一定增加 |
| D.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系统内能一定增加 |
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频率为50Hz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此时P点恰好开始振动。已知波源的平衡位置在O点,P、Q两质点平衡位置坐标分别为P (12,0)、Q (56,0),则( )
| A.波源刚开始振动时的运动方向沿+y方向 |
| B.这列波的波速为600m/s |
| C.当t=0.11s时,Q点刚开始振动 |
| D.Q点刚开始振动时,P点恰位于平衡位置 |
如图所示为一个竖直放置的弹簧振子物体沿竖直方向在A、B之间做简谐运动,O点为平衡位置,A点位置恰好为弹簧的原长。物体由C点运动到D点(C、D两点未在图上标出)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3.0J,重力势能减少了2.0J。对于这段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动能增加1.0J
B.C点的位置可能在平衡位置以上
C.D点的位置可能在平衡位置以上
D.物体经过D点时的运动方向可能指向平衡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