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 |
B.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
C.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
D.伽利略利用斜面实验和逻辑推理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都相同 |
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公式中G为引力常量,它是由实验测得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 |
B.当r趋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限大 |
C.两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是:质量大的受到的引力大,质量小的受到的引力小 |
D.两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 |
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圆弧由M向N行驶,速度逐渐减小.如图所示,分别画出汽车转弯时所受合力的四种方向,你认为正确的是
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线速度不变 | B.周期不变 | C.加速度不变 | D.所受合外力不变 |
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测卫星沿地月转移轨
道到达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如图所示。之后,卫星在P点又经过两次“刹车制动”,最终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圆形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大于沿轨道Ⅰ运动到P点时的速度 |
B.如果已知“嫦娥一号” 在轨道Ⅲ运动的轨道半径、周期和引力常数G就可以求出月球的质量 |
C.卫星在轨道Ⅱ上运动时在P点受的万有引力小于该点所需的向心力。 |
D.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到P点的加速度等于沿轨道Ⅰ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 |
如图所示,细杆的一端与小球相连,可绕过O点的水平轴自由转动,细杆长0.5m,小球质量为3.0kg,现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它做圆周运动,若小球通过轨道最低点a处的速度为va=4m/s,通过轨道最高点b处的速度为vb=1m/s,g取10m/s2,则杆对小球作用力的情况()
A.最高点b处为拉力,大小为24N |
B.最高点b处为支持力,大小为24N |
C.最低点a处为压力,大小为126N |
D.最低点a处为拉力,大小为126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