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50N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25cm;改用大小为25N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35.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250N/m | B.125N/m | C.750N/m | D.41.7N/m![]()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
B.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比β射线要弱 |
C.若能测出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就能根据ΔE=Δmc2计算出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
D.一个氘核(![]() ![]() ![]() |
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
A.α粒子散射现象 | B.天然放射现象 |
C.光电效应现象 | D.原子发光现象 |
氢原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B吸收频率为ν1的光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C释放频率为ν2的光子,若ν1>ν2,则当它从能级B跃迁到能级C时,将( )
A.放出频率为ν2-ν1的光子 |
B.放出频率为ν2+ν1的光子 |
C.吸收频率为ν2-ν1的光子 |
D.吸收频率为ν2+ν1的光子 |
许多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发出荧光,紫外线照射时,这些物质的原子先后发生两次跃迁,其能量变化分别为ΔE1和ΔE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跃迁均向高能级跃迁,且ΔE1>ΔE2 |
B.两次跃迁均向低能级跃迁,且ΔE1<ΔE2 |
C.先向高能级跃迁,再向低能级跃迁,且ΔE1>ΔE2 |
D.先向低能级跃迁,再向高能级跃迁,且ΔE1<ΔE2 |
氢原子部分能级的示意图如图15-2-10所示.不同色光的光子能量如下表所示.
色光 |
红 |
橙 |
黄 |
绿 |
蓝—靛 |
紫 |
光子能量 范围(eV) |
1.61~2.00 |
2.00~2.07 |
2.07~2.14 |
2.14~2.53 |
2.53~2.76 |
2.76~3.10 |
图15-2-10
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的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仅有2条,其颜色分别为( )
A.红、蓝靛 B.黄、绿
C.红、紫D.蓝靛、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