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就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行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就业政策与有关经济政策的协调,与教育培训、社会保障及其他社会政策的有机结合,使各种政策措施相互协调配套,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体系,推进失业保险、社会救助与促进就业工作有机结合,建立失业预警制度,防范和缓解失业风险。党中央重视就业的经济依据有( )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②劳动者的就业能使社会劳动力不断再生产
③就业能有效地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和谐
④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2010年2月10日,安徽青年报载文指出,年夜饭里的团圆内涵,它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增加亲和力、凝聚力的一种方式。由此体现出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
A.民族精神指导民族文化的发展 |
B.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 |
D.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石 |
2009年11月19日,美国驻华使馆教育交流中心主任蓝莺女士表示。“2008~2009学年,中国赴美国留学的人数已接近10万,比前一学年增长21%。”材料反映了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③我国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 ④我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国家发改委在官方网站刊登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问卷调查。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节假日形成连休,可形成“黄金周”和“小长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的增减引起了一些的声音,不过根据问卷调查显示,70%左右的被调查者认为,增加国家法定节假日利大于弊。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A.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
B.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
C.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
D.客观随着主观形式的变化而变化 |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家庭结构日趋多元化使家庭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为此,黑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组织评选了“孩子最喜欢、最不喜欢的10句家庭教育用语”,希望借此发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积极作用。这体现出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环境 |
B.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
C.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
D.文化对人有持久深远的影响 |
有资料显示,从近五届奥运会的情况看,各国在奥运会后都存在经济增速突然递减的现象,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体育场馆闲置、奥运村楼宇销售困难、基础设施使用率不高、投资难以得到回报等问题。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筹办奥运会过程中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B.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C.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 |
D.分清事物的主流与支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