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住房问题是老百姓心中的大事,它和普通的生活必需品一样,是人的一生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当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人口结构构成适逢上世纪60年代子女婚嫁高峰期、宁愿当一辈子的房奴也不租房的传统思想,使商品房的需求旺盛。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和政策的调整,房地产开发商的土地、建筑材料、劳动力利润空间降低以及个别开发商囤地囤房待涨,使我国的商品房价格高居不下。高涨的房价、难以实现的住房梦成为广大中低收入者心中的痛。
(1)结合材料一,说明造成房价高涨的因素有哪些?
(2)结合材料一,请为政府消除“广大中低收入者心中的痛”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材料二、进入201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下滑趋势。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数据显示,1-8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07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2%;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1143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5%,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已没有如期到来。面对疲软的房地产市场,国内房企为了取得市场的主动权,已开始缩减投资,并通过加大推盘力度、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降价促销、加速去库存以回笼资金,部分房企开始生产面向低端群体的商品房产品或转产经营,一些房企转向国外投资。
(3)结合材料二,说明企业如何才能取得市场的主动权?
材料三、2014年中央财政支出预算74880亿元,主要用于农林水支出6487.47亿元,交通运输支出4345.69亿元,节能环保支出2109.0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152.96亿元,教育支出4133.55亿元,科学技术支出2673.9亿元,住房保障支出2528.69亿元,这些支出分别占到8.6%、5.8%、2.8%、9.6%、5.5%、3.6%、3.4%。
(4)分析说明我国2014年财政预算支出的经济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价格政策 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何琳,27岁,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曾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他却一直没放弃创业的念头。2010年4月,在西安市政府举办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培训班上,他结识了两名“志同道合”者——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的柴景余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郭锐。因为有着共同的创业梦想,三个人很快成为好“哥们儿”。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最终他们把起步目标锁定在菜店上。就这样,“优品菜园”在2010年5月开张了,刚开业那阵儿,很多菜他们都叫不上名字。经过慢慢学习,各种蔬菜的名字甚至烹饪方法,他们都能熟练地为顾客介绍。从“天之骄子”到“菜贩子”,这三个“80后”饱尝了创业的艰辛。最终,小伙子们的“卧薪尝胆”逐渐打开了局面,赢得了亲朋好友的理解。在减免税款、办理相关手续、创业贷款、拓展业务等方面,政府为他们提供了不少优惠和便利。两个多月以来,“优品菜园”的诚信加上新鲜的菜品让小店的生意越来越好。小店还开展了“送菜上门”服务,居民们对此赞不绝口。何琳说,“更重要的是实现自己创业的理想。走出第一步,就是成功。”“目前就是先学到些经验,然后形成连锁开分店。”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三个“80后”是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其重要思想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中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孔子的“因材施教”教学方法至今仍被教育界所推崇。
请你简要谈谈“因材施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2007年10月1日,物权法正式实施。物权法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诸多既有制度的确认,有利于让人们尽享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激发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对“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平等保护”是这部法律的核心内容之一。
(1)《物权法》的实施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所有制形式?
(2)从所有制角度分析一下《物权法》为什么强调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天之骄子”的失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 “毕业即失业”,这种离中国大学生曾经非常遥远的现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急速推进,如今已经真实地出现了。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一下这些因素,无疑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一是教育成本增高,提高了他们的就业预期。近些年大学的费用越来越高,巨大的经济投入迫使大学生和其家庭把毕业后的经济效益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一些全家举债助读的学生更迫切希望获得高薪和具有发展前途的职业。
二是在许多人的观念里,上了大学就是“鲤鱼跳龙门”,身份改变了,一定要找个好工作才算就业。大学生去当“杀猪匠”、当高级保姆、从事擦皮鞋的工作都谈不上体面就业。就业预期的提高,无疑带来了就业的压力。如果他们没上大学,就不会有那样高的预期,或许更能够从容地就业。
三是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容纳能力角度看,普通高等教育过快增长造成大学生贬值现象;大学扩招导致教学班级规模扩大、教师授课任务加重、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恶化等,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等等。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反应了什么现象和问题?
(2)促进就业有何重要意义?
(3)请你就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2007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6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将维持在8%-9%,。今年经济的亮点不在于速度,而在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于良性指标的优化,在于消费对整个经济拉动的凸显,在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明年经济增长要从依赖投资和出口转为投资与消费为主,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其中,内外需中以内需为主,内需中以消费为主,消费又以扩大城乡居民消费为主。
材料二:尽管这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较快,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仍在扩大。2004年和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3.21:1和3.22:1,去年扩大到3.28:1,绝对额的收入差距达到8172.5元。同时城乡居民由于对医疗、养老、教育的担忧从而不敢消费,导致消费有效需求不足。同时奢侈消费、单方面追求物质消费、攀比等消费行为的存在,不仅错误引导了经济发展,而且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1)消费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2)请你结合材料说明,为了使消费更好的引导和促进生产发展,我们该怎么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