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工作会议要求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公共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手段,形成新改革合力。对“文化创新”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源泉
③文化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6年2月,《咬文嚼字》杂志公布的一份统计结果不能不让人对汉字的规范化使用担忧:2006年某电视台春节晚会,出现了28处汉字使用错误,平均每十分钟就出现1次差错。我们之所以重视汉字的规范化使用,是因为()

A.汉字内涵丰富
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C.汉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D.汉字使用直接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刻的。儒学在确立统治地位,到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主流思想是(  )

A.秦朝 法家思想 B.汉代 理学思想
C.秦朝 理学思想 D.汉代 批判思想

苏轼曾说:“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之于子美,文之于韩退之,书之于颜鲁公,画之于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苏轼这句话说明( )

A.中华文化止于唐代
B.隋唐时期,古代中国文化进入气势恢宏的全盛时代
C.隋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顶峰
D.隋唐文化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06年4月28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祖先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长城、故宫、莫高窟、兵马俑等,构成中华民族独特而璀璨的文化景观。这些文化遗产( )

A.表明中华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
B.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
C.体现了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
D.曾经历了西方近代文化的巨大冲击

社会制度的更替是( )

A.传统文化的继承推动的
B.科学技术、科学思想推动的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推动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