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所讲述的自然景观属于(   )

A.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 B.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
C.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D.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年来,我国谷类粮食已全部进入净进口时代,成为世界头号进口大国。2013年1—5月我国大米进口量累计115.4万吨,下表为2013年1—5月中国大米主要进口国及其所占比重(%),据此回答各题。(资料来源:中国粮食工业网)

国家
越南
巴基斯坦
泰国
柬埔赛
老挝
其他
所占比重
62.1
27
9.2
1.2
0.3
0.2


在中国大米主要进口国中,越南所占比重最高,主要原因是()

A.质量最优良 B.商品率最高
C.价格优势最明显 D.总产量最大

要降低我国粮食对外依存度上升的风险,我们应该()

A.大量开垦荒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B.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C.节约粮食,降低生活标准
D.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畜牧业比重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10年已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下表为2010年我国部分农产品出口资料。回答各题。

农产品种类
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
年增长(%)

农产品出口市场(前三位)
出口额
(亿美元)
占出口总额比重(%)
果蔬及制品
32.1
31
日本
91.5
18.7
水产品及制品
27.1
29.1
东盟
74.6
15.3
谷物
1.1
-12.7
美国
57.8
11.8


关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①水域广阔,劳动力丰富,水产捕捞、养殖、加工发展迅速
②农产品出口向结构升级、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③谷物多出口至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
④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使我国谷物产量降低,出口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我国出口至日本的果蔬及制品多于至美国,其原因是()
①中日两国气候差异显著②中日两国距离较近
③中日两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④日本人地矛盾更为突出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在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中,积极引导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聚,区域农产品“小而全”的生产格局将被打破。结合下图回答各题:

图中阴影部分主要优势作物是()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甜菜

关于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聚,可能产生的结果是()

A.增加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B.降低了农业机械化水平
C.削弱了自然条件的影响 D.有利于接近消费的市场

生物质能是以生物为载体,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读我国三个省区生物质能资源状况表,完成各题。

省区
省区面积
(万km2)
生物质
能满足状况
薪柴总量(万kg)
浙江
10.18
可满足两个月
380.6
江苏
10.26
可满足一个月
14.2
新疆
166
严重缺乏区
79.9


下列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发展沼气,解决农村燃料 ②生产燃料乙醇,减轻对石油的依赖 ③大面积种植薪炭林,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状况 ④提倡燃烧秸秆,以防止蔬菜遭受冻害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浙江和江苏的薪柴总量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 )

A.浙江丘陵多,江苏平原多 B.江苏人口远少于浙江
C.浙江的水热条件更好 D.省区面积差异较大

新疆的生物质能资源远不能满足需求,其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迁入多,矿物能源少 B.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C.交通落后,运输不便 D.海拔较高,雪山面积小

下列矿产地不在辽宁省境内的是()

A.长芦盐场 B.鞍本铁矿
C.辽河油田 D.阜新煤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