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回答下列问题。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
A.流水、沉积作用 | B.流水、侵蚀作用 |
C.风力、沉积作用 | D.风力、侵蚀作用 |
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 | B.干旱 |
C.低温冻害 | D.滑坡、泥石流 |
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A.黄河下游地区 | B.长江中游地区 |
C.云贵高原 | D.珠江三角洲 |
图为某月某风带控制的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下列有关该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风带的风来自赤道低气压带 |
B.该风带目前位置偏南 |
C.图示地区常年都能受到该风带的影响 |
D.受该风带控制的地区不易形成降水 |
图示季节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A.该风带南侧的气压带被印度低压切断 |
B.亚欧大陆上的高压势力强盛 |
C.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
D.印度半岛的风向与该风带风向相同 |
图为某年国庆节期间某日张女士在(34°N,114°E)附近拍摄的日落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张女士拍摄此照片时面向()
A.东南 | B.东北 | C.西南 | D.西北 |
右图中能表示该日当地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的曲线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图,R地分布两片沼泽,时常发生季节性离合现象。此时为7月份。完成下列各题。7月,①、②两河下游
A.降水充沛 | B.水能丰富 |
C.处于枯水期 | D.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
次年1月,R地两片沼泽可能发生的变化及主要原因是
A.分离,冰雪补给量小 | B.连片,降水量大 |
C.分离,地下水补给少 | D.连片,蒸发量大 |
南极洲和北冰洋都地处高纬度地区,但南极洲比北冰洋更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南极洲热容量比北冰洋大 |
B.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低 |
C.南极洲阴雨天比北冰洋多 |
D.南极洲冰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比北冰洋强 |
读南极半岛附近区域图,图中四处箭头能够正确表示P地主导风向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