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洋水汽西进,季风区广 ②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丰富 ③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④山区面积广,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读“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950~1990年间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 )
| A.1954年、1999年 | B.1989年、1999年 |
| C.1954年、1983年 | D.1967年、1971年 |
这两次水灾都是( )
| A.集中性暴雨所致 | B.下游排水不畅所致 |
| C.上游水土流失所致 | D.中游围湖造田所致 |
长江流域成为水灾多发区的人为原因是( )
①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②围湖造田 ③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带 ④位于季风气候区 ⑤东部临海
| A.①② | B.②③④ |
| C.③④⑤ | D.①④⑤ |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9年3月8日电:2008年末,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后,防洪库容基本形成,三峡工程具备发挥正常防洪功能的条件,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因此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使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2 300多万亩农田、1 500多万人民群众的安全得到有效保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 A.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 |
| B.下游河道狭窄,泄洪能力不足 |
| C.中下游植树造林,补枯能力加强 |
| D.低洼地资产与人口的密度大 |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除了自然原因外,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①修水利工程 ②围湖造田 ③连降暴雨 ④长江流域植被破坏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三峡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巨大综合效益的宏伟工程,但防洪是其首要目标,主要原因是( )
①长江流域地处湿润地带,降水丰富,大雨成灾,小雨也成灾
②长江沿岸人口、城市密度大,常受洪水侵袭,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③长江流域能源供应尚未处于紧迫局势 ④长江流域荆江河段的泄洪能力弱,采取其他防洪措施效果不明显,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读“我国南方某流域等值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的主要作用是( )
| A.养殖 | B.改善气候 |
| C.分洪与蓄洪 | D.立体开发利用 |
为缓解甲河段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 )
| A.加强流域内植树造林 | B.在甲河上游修建水库 |
| C.下游退耕还湖 | D.修建和加固河堤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的风暴潮类型为( )
| A.热带风暴潮 | B.温带风暴潮 |
| C.寒带风暴潮 | D.季风风暴潮 |
下列关于风暴潮及其特点的组合,正确的是( )
| A.热带风暴潮——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
| B.温带风暴潮——来势强、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
| C.热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强 |
| D.温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强 |
热带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危害都比较严重的区域有( )
| A.欧洲北海沿岸 | B.美国东海岸 |
| C.我国东部海区沿岸 | D.南亚印度洋沿岸 |
读图,分析杭州湾沿岸风暴潮频发并导致灾情严重的原因( )
①地理位置特殊,受台风影响显著 ②湾口呈喇叭口朝向太平洋 ③沿岸地势低平 ④人口密集 ⑤海底地震 ⑥地壳运动
| A.③④⑤⑥ | B.②③⑤⑥ |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