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关甲、乙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山的东侧是东北平原
B.甲山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C.乙山与我国1月0 ℃ 等温线大致吻合
D.乙山是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侧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有关甲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 B.1月炎热少雨,7月温和湿润
C.7月温和多雨,1月凉爽少雨 D.终年温和,1月多雨7月少雨

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

A.信风 B.西风 C.夏季风 D.台风

乙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特色瓜果种植业

民居最能反映当地的环境特征,读我国四地传统民居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最能反映当地高温潮湿气候特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片④反映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客易垮坝。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三个聚落都受到堰塞湖的不利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

A.a b c B.b c a C.b a c D.c b a

为了能快速获取山体滑坡及堰塞湖的有关信息,最急需使用

A.RS B.GIS C.GPS D.数字地球

与图中聚落分布规律最相似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 B.江南水乡 C.东北地区 D.内蒙古高原

下图是1986 ~1996年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增减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图资料来源主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S B.GPS C.GISD.RS
下列有关图2所反映的地理信息不正确的是

A.1988年~1990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B.1990年以前黄河入海口以沉积作用为主,三角洲面积增大
C.1990年~1995年初黄河三角洲入海口以侵蚀作用为主,三角洲面积减小
D.外力作用对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读我国西北地区的乌鲁木齐、库车与东北地区的长春、沈阳比较表,回答下列各题。

据表可知,西北地区的气温与东北地区的气温比较

A.全年西北地区比东北地区气温高 B.全年西北地区比东北地区气温低
C.夏季西北地区比东北地区气温低 D.冬季西北地区比东北地区气温低

造成两个地区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纬度的差异 B.海拔高度的差异
C.日照时数和地形类型的不同 D.太阳高度角的不同

乌鲁木齐比长春气温年较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的大陆性强 B.气候的海洋性强
C.海拔比较高 D.海拔比较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