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上海《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题的统计数据如下: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
1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失望
2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3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4国民革命失败,国共进入长达十年的对峙时期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④ | C. | ②③④ | D. | ①③④ |
下面列举的文明成果中,属于西方文明的是:
A.象形文字 | B.楔形文字 |
C.《几何原本》 | D.《天方夜谈》 |
被严复评价为“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沿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的废科举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被废的科举制存在时间是()
A.唐朝—清朝 | B.隋朝—清朝 |
C.隋朝—中华民国 | D.三国两晋南北朝—清朝 |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 )
A.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 | B.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
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 D.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 |
下列哪一社会现象.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 ( )
A.1905年,一位中国商人在北京东交民巷建造住宅 |
B.1913年的南京街头,一对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热烈握手 |
C.1917年,张謇的大生纱厂生产和销售业绩良好 |
D.1919年6月,《申报》报道了上海工人罢工的情况 |
在19世纪末的上海,大众传媒发展迅速,报纸和文化出版机构相继出现,体现了西方列强入侵后西方生活方式的浸染和挑战,上海走在大众传媒的前列。当时上海的报纸是 ( )
A.《民报》 | B.《中外纪闻》 |
C.《申报》 | D.《时务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