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带着问题来读书。
(1)本课题目的特点是________。
A.以人物的名字命题
B.以文章的主要内容命题
C.以人物的语言命题
(2)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直接原因是(  )。
A.听伯父说中华不振
B.耳闻目睹体会到中华不振,决心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科目 语文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比一比,再组词
楼()狠()愁()逢()
搂()狼()秋()缝()

比一比,再组词。
澡()要()扬()今()
操()耍()汤()另()
咬()合()旦()主()
饺()拾()但()柱()

课内阅读
春节,你不要走(节选)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挂红灯、贴春联;这一天,大人小孩都要穿新衣;这一天,要吃饺子、吃汤圆……这一天,要扭秧歌、耍狮子、舞龙灯、划彩船、踩高跷……这一天,我们小孩还要敲着小鼓小锣,走遍大街小巷——“咚咚咚”“锵锵锵”,新年的锣鼓声报告春天来到了。呵,什么好看的、好玩的、好吃的……都汇到一起了。啊,春节到了!春节真好,春节真好!
这段话出现了 次“这一天”。
在括号里填上动词。
()红灯()春联
()新衣()饺子
()秧歌()狮子
()龙灯()彩船
照样子写写。
家家户户(AABB)
咚咚咚(象声词)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墙数()枝梅,凌寒独()()。遥()()()(),为有暗香来
(2)慈()()中线,游子()()()。()()()()(),报得三春晖
(3)()()(),泰山移。()()()柴火焰()。 
(4)秋天,西风画出的是一幅丰收景象:()红了,()紫了,()黄了,遍地的稻穗都是()的。秋风还画出人们()的脸庞,那上面绽放着最美的()。
(5)一月()清水养,二月()伸出墙,三月()红艳艳,四月()遍山冈,五月()笑盈盈,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