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华罗庚》,回答问题。
华罗庚
那是在北京召开数学研究会的时候。
有一天,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收到了一位普通中学青年教师的来信。
信的大意是:我读了您写的《堆叠素数论》,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核算,发现有一个问题的计算错了。这好比是在明珠上蒙上了一粒微尘,希望您能更正。
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真是太好了,他的意见完全正确,他很有才华。”
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会上宣读了这封信,写信的青年也被邀请来参加会议。这个青年人就是陈景润,后来也成为一个有名的数学家。
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根据下列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①、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的相符。(                 )
②、改正已发表的谈话或文章中有关内容的错误。(                  )
③、不停地称赞。(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普通(             )      错误(             )
(3)陈景润写信的时候,华罗庚是一位                     ,陈景润是一位
                                 
(4)读第三自然段,“明珠上蒙上了一粒微尘”中“明珠”指                    ;“一粒微尘”指                                        
(5)用“√”标出下面正确的答案。
①、本文歌颂了华罗庚虚心接受批评,善于发现人才的精神。(         )
②、本文赞扬了陈景润钻研学问,认真严密的精神。(         )
③、本文赞扬了陈景润敢于向专家提意见的精神。(          )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记叙文(写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梅园的花
我爱花,我更爱梅园的花。
梅园的花,春夏秋冬不凋零,一年四季开不败。你落了我开,我走了他来,真好像事先商议好了一般,不信吗?请看:新春新岁,最先绽放的是春梅,其后是铁树海棠,花是粉红色的,不大,却很精神。再之后是紫玉兰,攀上墙的是白蔷薇,血红耀眼的是石榴花,香味扑鼻的是桂花,千姿百态的是秋菊。当秋菊开得茂盛的时候,腊梅花已经悄悄地鼓起一簇簇小骨朵,含苞待放了。
看到梅园的花,便想起梅园的主人----周恩来。他是一位伟大的人!是他英勇机智斗顽敌 是他 把雨露撒遍大地是他 辛勤地播种 育苗 剪枝 灭虫 用毕生的精力换来大地花儿红
每一朵花上,都有他的心血,每一朵花上,都有他的笑影。
他老累了一生,留下遍地鲜花,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什么也没带走,他把自己的一切留给了大地,让花沐浴着他的深情。
啊!梅园的花,永远开在亿万人民心中。
祖国的每一朵花,都对他寄托着无限的怀念,千秋万代把他赞颂。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机智--( ) 赞颂---( )
反义词:凋零--( ) 伟大---( )
(2)仔细阅读第二自然段,作者写了哪些花卉?
春季:_________ 夏季:________
秋季:_________ 冬季:_________
(3)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用“__”画出第二段的中心句。
(5)本文通过赞美(),歌颂了周恩来同志()的精神,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

阅读
让生命的源泉长流不息
“小小水滴,多可爱,一滴一滴,滴在石头上,滴出一个,小洞洞,滴到太阳下山坡……”欢快的歌声随着老师在电子琴上弹出的一串串动听的音符,在宁静的校园回荡。我们班“让生命的源泉长流不息”主题队会在在欢快飞翔的音符中开始了。
“叮咚,叮咚……”录音机放出了用古筝演奏的行云流水般又迭荡起伏的音乐。几个女同学在教室中间踏着古筝的节奏翩翩起舞。透过古筝的声音和优美的舞蹈,我仿佛看见了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把大地妆扮成粉妆玉砌的世界;仿佛看见了高耸的冰山在暖暖的阳光下,化着一缕缕清泉,融入祖国大地迁回曲折,汇成江河,融入大海;仿佛看见了水平如镜的西湖,碧波荡漾的漓江,飞流直下的瀑布……这些美难道不是水给我们带来的吗?
“刚才是主题班会的第一部分——美丽的水”,主持人的话打断了我的遐想,“接下来要展示的是第二部分——生命的水”。
人称“博士后”的张×走上讲台。“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的75%是水,血浆中90%是水,眼睛的99%是水,骨骼也有20%的水,连牙齿中都有10%的水。可以说,水在人体中无处不在;水是生命的源泉。”语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热烈持久的掌声。这掌声一半是给张×的,另一半则是给生命的源泉——水的。
讲台上的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主题班会的第三部分——“呻吟的水”。画面上只见工厂的工业废水,黄土高原的泥沙,城市的废弃污水油液、居民的垃圾浩浩荡荡地向江水涌去。画外音是水的呻吟:“我们从绿变黑,从甜变涩,从清变浊,从美丽变成丑陋。我们对人类忠心耿耿,人类为什么却如此对待我们呢……”
主题班会结束前,班主任老师沉重地说:“同学们,珍惜水吧!珍惜水就是珍惜我们自己。同学们,为了大地的丰收,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保护和珍惜水资源,让生命的源泉长流不息!”
(1)短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找出关键词语写下来。
( )——( )——()——( )
(2)划句子
①用“~~~~~”划出作者联想的句子。
②用“__________” 划出中心句。
(3)填空
①“刚才是主题班会的第一部分——美丽的水”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从绿变黑,从甜变涩,从清变浊,从美丽变成丑陋。”用了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人体的75%是水,血浆中90%是水,眼睛的99%是水,骨骼也有20%的水,连牙齿中都有10%的水。”用了__________说明方法。
④“这些美难道不是水给我们带来的吗?”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问(反问、设问、疑问)。
⑤文中水受到的污染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你有什么措施来保护我们的环境?(至少四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学习《一夜的工作》前,你收集到了关于周总理的哪些资料,至少写两项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识填空
《问官军收河南河北》是___代诗人_________的作品,被称为_____________,诗歌中的“妻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青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老师读短文两次,完成下列练习。
(1)、在残疾人运动会上,九个孩子在百米速跑,突然一个男孩。其他八个,其中有一个男孩,然后,九个孩子
(2)这件事告诉我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