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此时测得n(A)∶n(B)∶n(C)=2∶2∶1。若保持温度不变,以n(A)∶n(B)∶n(C)=2∶2∶1的比例向该容器中再充入A、B和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刚充入时反应速率υ正减少,υ逆增大
B.平衡不发生移动
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物质C的质量分数增大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或名称,表达错误的是
A.葡萄糖的分子式:C6H12O6 | B.苯分子的比例模型:![]() |
C.乙炔的电子式:![]() ![]() |
D.![]() |
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 2NH3(g)。图1表示在一定的温度下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的变化,图2表示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是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3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自发反应,由图1可得加入适当的催化剂,E和△H都减小 |
B.图2中0~10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H2)=0.045mol·L-1·min-1,从11min起其它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为1L,则n(N2)的变化曲线为d |
C.图3中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b点 |
D.图3中T1和T2表示温度,对应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K2,则:T1>T2,K1>K2 |
如下图所示,其中甲池的总反应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电能的装置
B.甲池通入CH3OH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2H2O=CO2-3+8H+
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
D.甲池中消耗560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2.9g固体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氨水不能鉴别Al(NO3)3、AgNO3、KNO3三种溶液 |
B.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
C.除去CO2中少量的SO2,可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 NaHCO3溶液后干燥 |
D.淀粉和稀H2SO4混合加热后,再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无砖红色固体生成,说明淀粉没有水解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VL CHCl3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
B.常温常压下,1mol乙基所含的电子总数为17NA |
C.标准状况下,含NA个氩原子的氩气的体积约为22.4L |
D.1mol OH—参与电解,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