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的c(H+)=2.0×10-7 mol·L-1,则c(OH-)为
A.2.0×10-7 mol·L-1 |
B.0.1×10-7 mol·L-1 |
C.1.0×10-14/2.0×10-7 mol·L-1 |
D.无法确定 |
一定量的铝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时,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 | B.加入适量的水 |
C.加入少量CuSO4溶液 | D.加入浓度较大的盐酸 |
10mL0.1mol/L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 NaOH溶液v mL,则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如图所示Cu-Zn原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氢离子在负极得电子 |
B.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
C.铜为负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
D.电子从铜极流向锌极 |
对于第三周期从左到右的主族元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 B.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
C.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 | D.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
下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适合于
A.用NH4C1和Ca(OH)2反应制取NH3 |
B.用浓盐酸和MnO2反应制取C12 |
C.用H2O2溶液和MnO2反应制取O2 |
D.用浓硝酸与Cu反应制取N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