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甲图中DNA决定某一多肽链中的酪氨酸和丙氨酸过程示意图,乙图示样品 DNA经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可以获取大量DNA克隆分子。分析回答:
(1)甲图中含有 种核苷酸;丙氨酸的遗传密码子是 。该图表示了DNA中遗传信息的 过程。
(2)有一种贫血症是血红蛋白分子的一条多肽链上,一个酪氨酸被一个苯丙氨酸所替代造成的。此种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 ,即 发生了改变。
(3)乙图的“PCR”与人体内的DNA复制相比有何特殊之处? 。
一个生物群落是各种生物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在金合欢树①的大而寸空的刺中,栖息着一种专以金合欢幼叶或蜜汁为食的蚂蚁②,它们经常成群结队在金合欢树上“巡逻”,随时向以金合欢为食的来犯动物③发起进攻,它们能咬断缠绕在金合欢上的其他植物④,以保证金合欢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不致被排挤或死亡。试分析:
A.①与②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 B.②与③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
C.①与④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 D.①与③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
在科学研究中,往往要把一个较大的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子课题来分别进行研究。在“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中,某小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生理状况相同的相同植物的三组带芽的枝条甲、乙、丙,每组10支;
②将甲、乙、丙组枝条的下端分别浸泡在下表所示的溶液中,相同时间后,扦插在潮湿的沙土中,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枝条 |
甲组 |
乙组 |
丙组 |
溶液 |
5×10-5g/mL的IBA溶液 |
5×10-4g/mL的IBA溶液 |
清水 |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丙三三组枝条的生根情况,统计每组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绘制得坐标如下。据图回答:
(1)你认为他们的子课题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是________组枝条生根最多,________组枝条生根最少。
如图甲为顶芽,乙为侧芽,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一段时间后.甲会优先发育,乙发育受限制的现象叫______________,这充分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______________。另一具体实例是______________。解除上述现象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
(2)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其中双子叶植物___________单子叶植物,依据这个原理可把生长素类似物制成______________。
(3)在促进生长方面,生长素与_____________具有互促进的作用;在种子萌发方面,后者与______________又具有相互拮抗的作用。
对燕麦胚芽鞘作如下处理:①放在暗盒里:②在胚芽鞘尖端的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云母片:①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的尖端:⑥切去胚芽鞘的尖端,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小块;⑦切去尖端,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并置于暗盒里;⑧切去胚芽鞘尖端,放在暗盒里。上述装置均用相同的单侧光照射。
请仔细分析上图,回答以下问题:
(1)①⑧说明胚芽鞘的生长与______________有关。
(2)弯向光源生长的是图______________,直立生长的是图______________。不生长、不弯曲的是图______________。
(3)①⑦能够说明胚芽鞘尖端能产生_________,并能进行运输,既从_______向________运输。
(4)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色是划分鲤鱼品种并检验其纯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同鲤鱼品种的体色不同,是由于鱼体鳞片和皮肤含有不同的色素细胞及其数量分布差异所致。科研人员用黑色鲤鱼(简称黑鲤)和红色鲤鱼(简称红鲤)杂交,F1皆表现为黑鲤,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取样 地点 |
取样总数 |
F2性状的分离情况 |
||
黑鲤 |
红鲤 |
黑鲤:红鲤 |
||
1号池 |
1699 |
1592 |
107 |
14.88:1 |
2号池 |
62 |
58 |
4 |
14.50:1 |
(1)鲤鱼体色中的是显性性状。
(2)分析实验结果推测:鲤鱼的体色是由对基因控制的。黑色鲤鱼的基因型有种。
(3)为验证上述推测是否正确,科研人员又做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选择纯合黑鲤和纯合红鲤做亲本杂交获得F1
②F1与杂交;
③。
预期结果:;如果________与____相符,说明上述推测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