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有关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质基质中含有ATP合成酶 |
B.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活动中心 |
C.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取决于膜蛋白 |
D.正常的细胞生命历程不包括癌变 |
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
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D、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使DNA和蛋白质分离
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依据中心法则(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④②③环节 |
B.侵染细胞时,细胞提供了病毒增殖时需要的模板和原料 |
C.通过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
D.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 |
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
A.萨顿和摩尔根都利用了假说演绎的方法,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
B.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氧原子的来源 |
C.格里菲斯利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转化因子是DNA |
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
某生物的基因型是AaBb,如图是其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
B.该细胞肯定发生过交叉互换和染色体变异 |
C.A与a的分离仅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
D.减数第二次分裂出现差错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 |
下列概念图中错误的是()
A.①④⑤ | B.①③④ | C.⑤⑧ | D.⑦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