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时代,马克思就立志为人类谋福利,并为此而倾注毕生精力。19世纪40年代他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
A.发表《人民宪章》 | B.成立了共产主义者同盟 |
C.领导了巴黎公社 | D.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
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刘辉同学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
C.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 | D.实行改革开放 |
“文革”中,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而死,从根本上说明了:
A.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 | B.文革造成了一些冤假错案 |
C.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 D.人民无法正常行使基本权利 |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这句歌词是对社会主义的赞颂。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 B.抗美援朝的胜利 |
C.三大改造的完成 |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 D.优先发展重工业 |
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
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
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
D.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