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论贵粟疏》载:“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该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A.脆弱性 B.自足性 C.顽强性 D.封闭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王安石变法的“募役法”和唐朝的“纳绢代役”,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的最大意义是()

A.限制了官僚地主在经济上的特权
B.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商品经济发展使封建赋税由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化

北宋时期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主要称赞王安石变法中的()

A.农田水利法 B.青苗法 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

有学者认为,庆历新政中范仲淹等人同心协力,和衷共济,有时还相推崇。“所以,导致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一,也在于它抵触了宋朝的家法”。这里的“家法”最有可能是指()

A.朝廷对文官的防范     
B.朝廷对朋党的防范
C.朝廷对割据势力的防范   
D.朝廷对宰相等重臣的防范

宋太祖加强了中央集权,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形成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由此得出的教训是()

A.加强中央集权势必增加官职和官员数量
B.募兵和养兵的举措可以缓和农民反抗
C.扩大国家机器是改革的有力保障
D.改革必须提高办事效率,实行精兵简政

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造成这种统治的根源是()

A.统治衰退 B.起义频繁 C.兵力不足 D.吏治腐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