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故事》卷上载,唐禧宗重修安国寺毕,设大斋,扣新钟,规定“有能舍一千贯文者,即打一槌”。(巨富)王酒胡半醉而来,径上钟楼,连打一百下,从西市运钱十万贯入寺,受到唐禧宗宴请。据此可知唐禧宗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暂告一段落 |
B.商人的社会认同有所改善 |
C.佛教盛行寺院建设受重视 |
D.政府鼓励商业的适度发展 |
1789年,法国通过了《人权宣言》。有历史学家这样解释“宣言”二字:“有意模仿国王诏书中的神圣程式”,通过“诉诸普遍原则,诉诸神授,而赋予人民主权以以往君主行为才有的神圣色彩”。这一解释说明《人权宣言》( )
A.主张人民与君主权力的对等 |
B.按卢梭的理想实施直接民主 |
C.彻底否定了绝对的君主主权 |
D.推动法国革命迅速走向高潮 |
“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材料表达的主旨是:()
A.肯定人和人性 | B.否定教皇权威 |
C.反对君主专制 | D.提倡因信称义 |
“诡辩派的相对思想、怀疑态度和个人主义,不可避免地受到苏格拉底坚决的反对。这种情况促进了新哲学运动的发展。”苏格拉底反对的人是:()
A.泰勒斯 | B.普罗泰格拉 | C.梭伦 | D.庇西特拉图 |
1920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写道:“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注:指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这里,梁启超最可能赞同黄宗羲的思想是:()
①“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②“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民间吉凶(礼仪),一依朱子《家礼》行事”
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公其是非于学校’’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黄宗羲提出设宰相一人,参知政事若干人,每日与其他大臣一起,在便殿与天子共同议政。章奏由天子批答,“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更不用呈之御前,转发阁中票拟”。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黄宗羲主张恢复宋朝的政治制度 |
B.黄宗羲主张设参知政事以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
C.黄宗羲主张通过设立宰相制约君主权力 |
D.黄宗羲主张的宰相制度与明之前没有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