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高祖纪》载:(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就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谴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从材料判断,孝文帝实施均田制的直接推动力是( )
A.抑制土地兼并 |
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
C.巩固北魏统治 |
D.促进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 |
下列言论中,与“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相类似的是()
A.“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弩”(商鞅) |
B.“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明太祖) |
C.“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张居正) |
D.“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雍正) |
《江宁府志》记载:“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由此判断,以下说法不准确的是()
A.当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B.统治者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发展 |
C.工场主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 |
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在当时的中国已经十分普遍 |
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其描述的主要技术是()
A.冶铜技术 | B.高炉炼铁 | C.灌钢法 | D.炒钢技术 |
宋李处权《土贵要予赋水轮》诗:“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诗中所描述的是()
A.曲辕犁 | B.耒耜 | C.水排 | D.筒车 |
“湿耕泽锄,不如归去”,“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这种言语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什么优良传统()
A.男耕女织 | B.精耕细作 | C.自给自足 | D.小农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