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下图,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读右图,回答:
(1)图中所示天气系统名称是 。
(2)此天气系统移动到虚线所示的位置时,西宁的天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3)冬春季节受此天气系统的影响,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为 。
(4)此季节,西宁与大连的气候差异主要有
,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图
A、B、C三省和东北三省以及全国两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表
年份 |
粮食总产量(亿吨) |
粮食播种面积(亿公顷) |
粮食单产(吨/公顷) |
||||||
全国 |
A、B、C三省 |
东北三省 |
全国 |
A、B、C三省 |
东北三省 |
全国 |
A、B、C三省 |
东北三省 |
|
1985 |
3.79 |
0.76 |
0.36 |
1.09 |
0.17 |
0.13 |
3.48 |
4.47 |
2.77 |
2005 |
4.84 |
0.81 |
0.74 |
1.04 |
0.15 |
0.16 |
4.65 |
5.40 |
4.63 |
(1)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大气状况。
(2)图中A、B、C三省均为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与东北三省相比,其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优势是什么?A、B、C三省、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各有何变化?据表说明A、B、C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
(4)针对图中A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
下图是1月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
(1)此时控制 A 地的锋面类型是。简析 A 地的天气特征及成因。
(2)此天气系统引起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对图阴影区域的产业生产有何危害?
我国四川盆地是有名的雾区,重庆冬季无云的夜晚或早晨,几乎80%是雾日,有时终日不散,有“雾都”之称。分析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
资料二:见下表。
辐射雾与平流雾的比较
概念与特征 |
形成条件 |
|
辐 射 雾 |
是由地面辐射冷却,使近地面大气降温而形成的雾。 多出现在冬半年晴朗、微风的夜间和清晨。 |
①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 ②地面辐射使近地面气温降低,利于水汽凝结; ③风力弱,近地面大气稳定,水汽积存下来; ④有充足的凝结核。 |
平 流 雾 |
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 海洋上四季皆可出现 |
①下垫面与暖湿空气的温差较大: ②暖湿空气的湿度大; ③适宜的风向(由暖向冷)和风速(2--7m2/s); ④大气稳定。 |
(1)辐射雾和平流雾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的是__________雾。
(2)海洋上暖湿的空气流到的洋面上,一般形成__________雾。
(3)气象谚语“十雾九晴”中的“雾”一般指__________雾。
(4)重庆的雾大多属于辐射雾还是平流雾?分析形成原因。
“我爱我的宁夏美,塞上明珠放光辉;高峡出平湖,大坝多奇伟;千里河套歌甜花香,广阔平原牛壮羊肥……”,2008年9月2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分析下列图表资料回答:
资料一:图Ⅰ是宁夏附近区域一月平均气温等值线和年降雪等日数线图;
资料二:图Ⅱ,宁夏沙坡头经过50年不懈的治沙努力,成果卓著,1994年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环保500佳单位”的光荣称号。
(1)读资料一,Q处有一重要的南北走向山脉,在古代称之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原因是什么?
(2)Q处年降雪日数的范围是,不同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读资料二,回答:
①图中铁路和被沙障直接阻隔的沙漠分别是(填正确项字母)。
A.包兰铁路、腾格里沙漠 B.京包铁路、腾格里沙漠
C.包兰铁路、毛乌素沙漠 D.兰新铁路、毛乌素沙漠
②沙坡头地区治沙工作卓有成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项字母)。
A.利用麦草、稻草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挡风墙可以削减风速,截留水分
B.方格状沙障能大量吸收地下水,促使植物生长,固定沙丘
C.方格状沙障固沙成本低,费工小,应大规模推广
D.利用麦草、稻草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挡风墙,属于生物固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