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①②③三地气温与降水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1月
4月
7月
全年

气温(℃)
21.3
28
23.9
24.1
降水量(mm)
1
32
106
905

气温(℃)
24.6
30.9
30.7
28.8
降水量(mm)
27
12
121
1541

气温(℃)
26.8
29.6
26
27.5
降水量(mm)
2
84
770
3 063

 

上表为上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气候资料,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甲—③;乙—②;丙—①
B.甲—②;乙—①;丙—③
C.甲—②;乙—③;丙—①
D.甲—③;乙—①;丙—②

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地7月平均气温均高于4月
B.三地4月降水量均高于7月
C.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D.甲、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洋流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某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建筑物高度有中心区向外围递增
B.甲处可能为现代化农业区
C.东北—西南一线人口密度较大
D.丙处可能为卫星城

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判断乙处近地面最有可能的风向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下图所示地区冻土广布,冻土主要有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 季节性冻土日数是指土层中的水被冻结的天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假设图中的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符合甲地在未来30小时内天气变化特点的是

A.气压升高,气温下降 B.气压降低,风力减弱
C.风力增强,气温上升 D.风力增强,天气转阴

影响图中季节性冻土等日数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因素、纬度因素 B.纬度因素、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洋流因素 D.洋流因素、地形因素

冻土对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独特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树木多扎根较深且高大挺拔
B.图示地区气候主要具有冷干特点
C.图示地区地表水易下渗,土壤中的矿物质元素淋失严重
D.图示地区河流迂回曲折,易形成不对称河谷

下图为欧洲某河流入海口附近河道示意图,图中虚、实线分别表示夏、冬季节的水面宽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该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冬季有凌汛现象
B.冬季输沙量较夏季大
C.夏季径流量较冬季大
D.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关于图中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四地中受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乙处
B.四地中受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丙处
C.图示区域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D.图示区域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下图为2011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GDP区域比重图,图示四个区域为我国北方区、南方区、西北区、西南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匹配正确的是

A.甲区——南方区
B.乙区——西北区
C.丙区——北方区
D.丁区——西南区

经济发展受水资源制约最严重的区域是

A.甲区 B.乙区 C.丙区 D.丁区

下图为某城市制造业与服务业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与2005年相比,2009年该城市
①市区的服务业规模扩大
②近郊区的服务业规模缩小
③市区的制造业向郊区迁移
④近郊区的制造业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

影响图中各曲线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地价 B.技术 C.环境 D.劳动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