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如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

A.泥沙淤积 B.气候变暖
C.排水造田 D.黄河来水量减少

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美化城市环境 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图”。回答下列各题。

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围湖造田 D.过度养殖

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读“川气东输线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问题。

影响图中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类型 B.地形 C.河流 D.城市布局

与图中甲经济区相比,乙经济区特点是

A.农业生产发达,粮食商品率高 B.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
C.人口密度小,迁入人口多 D.以第二、三产业为主

我国东部经济快速发展引发了大规模的“移民潮”,未来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将使产业资本替代劳动力成为流动的主体,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换。据此回答下列各问题。

最容易吸引移民就业的工业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有
①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②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③缓解东部地区就业紧张状况④降低中西部地区环境压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错误的是

A.绿化带能起到消烟除尘的作用
B.绿化带面积大,不易发生城市内涝
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不容易造成扬沙天气且不容易堵塞下水管道
D.下凹式绿化带易造成城市内涝

“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①调节地表径流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④增加下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D.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