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大城市郊区多年平均及2011年的气候资料数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 序号 |
项 目 |
多年平均数据 |
2011年数据 |
| ① |
年平均气温 |
11.6℃ |
12.5℃ |
| ② |
日平均气温≥0 ℃的终止日 |
11月23日 |
12月17日 |
| ③ |
年降水量 |
633.4 mm |
557.5 mm |
| ④ |
春季降水量 |
69.1 mm |
71.2 mm |
| ⑤ |
夏季降水量 |
463.8 mm |
353.7 mm |
为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该地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网,其护田林树种可能是( )
| A.红松 | B.沙拐枣 | C.樟树 | D.杨树 |
该地2011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
| A.夏季风势力更强 |
| B.城市为居民供暖时间可能缩短 |
| C.春季气温比往年同期低 |
| D.河流封冻天数变长 |
如图为某地区山顶与相邻河谷盆地降水量日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 )
| A.山顶昼雨少 | B.河谷盆地夜雨多 |
| C.河谷盆地日降水量变幅大 | D.从河谷盆地到山顶,日降水量减少 |
产生图示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 A.热力环流 | B.太阳辐射 | C.植被状况 | D.大气温度 |
如图为世界某一区域,该区域在较长时期内受图中气压系统控制。读图,回答问题:
若某科考队从甲到乙进行横跨半岛的地质地貌考察,该考察线路的直线距离约为( )
| A.280千米 | B.550千米 | C.760千米 | D.1 100千米 |
科考队在野外考察之际,当地的天气状况是( )
| A.低温干燥 | B.晴朗干燥 | C.高温多雨 | D.温和多雨 |
如图为“某区域不同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问题。

假如气压变化只与气温变化有关,下列四个地点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 A.(40°N,130°E) | B.(40°N,140°E) |
| C.(30°N,120°E) | D.(30°N,130°E) |
该时间段,M点( )
①由偏南风转偏西风 ②风力减弱 ③天气晴朗 ④气温降低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气温距平(单位:℃)是指某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如图是亚欧大陆部分地区某季节气温等距平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与图示较吻合的季节是( )
| A.冬季 | B.春季 | C.夏季 | D.秋季 |
图中P点数值及原因分别是( )
| A.大于-4℃ 地处中纬 | B.小于-4℃ 深居内陆 |
| C.大于-4℃ 地势低平 | D.小于-4℃ 西风影响 |
读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如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回答问题。
图中曲线中( )
| A.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
| B.②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 |
| C.③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 |
| D.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
影响①、②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
| A.云量厚度 | B.地势高低 |
| C.太阳高度 | D.植被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