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下图为我国河西走廊局部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示区域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留下了“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的佳句。
材料二 图中甲地所在的地级行政区农业发展极具特色: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盛产瓜果,蔬菜种类多、品质好。
(1)简析图示区域“雪山、草原、碧水、沙漠”景观形成的地理条件。(3分)
(2)分析该区域农产品品质好的自然条件。并说出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8分)
图13是我国某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发展的不利自然条件主要是_____________,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其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该工业发展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读“广东省产业转移和产业部门利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珠江三角洲所在经济地带,与其他经济地带相比,其显著特点表现在:产业结构高,高,高,吸引外资能力强。
(2)珠江三角洲工业结构变化趋势是由原料指向型→指向型→指向型转变。
(3)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因素是(选择填空)。其解决措施有,等。
A.地价昂贵,环境污染 | B.劳动力不足 |
C.资源短缺,能源不足 | D.交通运输落后 |
读“我国南方某著名‘铜都’示意图”,该市地形以山地为主,风景秀丽,矿产资源丰富,铜矿露天开采条件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铜都”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和丰富,便利。
(2)该市铜矿开采和冶炼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和。
(3)要实现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市的炼铜产业应向发展,同时,可充分利用区域内其他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业。
阅读我国流动人口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和“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
占全国流动总人口的比重 |
|||
跨省 人口流动 地区构成 |
流出 |
流入 |
|
四川16.8% 安徽11.3% 湖南11.0% 江西8.6% 河南7.4% 湖北6.3% 其余38.6% |
广东36.7% 浙江9.0% 上海7.6% 江苏6.4% 北京6.6% 福建5.1% 其余28.6% |
||
流动人口 城乡构成 |
乡村 |
75.6% |
22.8% |
城市 |
24.4% |
77.2% |
材料二:根据2009年对重点地区流动人口的监测结果绘制的“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为流动人口城乡构成以为主;主要流向,流动人口年龄结构以为主。
(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入城市主要是因为城市、。
(3)人口大量流动对流入地区的积极影响有:提供、促进、加快。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气候与地形两个角度,说明该区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有气候:;地形:。
(2)近年来该地河流含沙量大增,其人为原因是和。
(3)防治河流含沙量大增的有效措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