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A、B、C三处对我国某地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数据如表。当地表层为潮湿、粘稠的红土土壤,其下为沉积岩层,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回答第下列各题。
地点 |
A |
B |
C |
海拔(m) |
400 |
250 |
460 |
某沉积岩埋藏深度(m) |
212 |
73 |
221 |
该区域可能属( )
A.向斜谷 | B.背斜谷 |
C.向斜山 | D.背斜山 |
该区域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
A.棉花 | B.大豆 | C.苹果 | D.茶叶 |
读图5,回答11~13题。A城市钢铁工业发达,其主导因素是
A.原料 | B.燃料 | C.交通 | D.市场 |
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城市北侧山脉是贺兰山 |
B.A城市附近河段的年径流量由西向东减少 |
C.A城市附近的河段无结冰期 |
D.A城市为呼和浩特市 |
B地区近几年来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可能导致的后果有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地面塌陷
③地震频发
④风沙危害加剧
⑤土壤盐碱化加剧
⑥ 暴雨增多
A.①②④ | B.②③⑤ | C.③④⑥ | D.①③⑤ |
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化成白色结晶,称为霜。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间期叫无霜期。图4是两地无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读图回答8~10题。乙地比甲地无霜期长的原因是乙地
A.纬度比甲地低 |
B.地势起伏比甲地大 |
C.海拔比甲地低 |
D.气候海洋性比甲地强 |
甲图中①、②两地无霜期差值T的范围是
A.100<T<150 | B.50<T<150 | C.150<T<200 | D.50<T<100 |
关于两地主要粮食作物和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冬小麦一年两熟 |
B.乙地:春小麦一年两熟 |
C.甲地:春小麦一年一熟 |
D.乙地:冬小麦一年一熟 |
“滴、滴、滴……!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8点整”。每当听到这熟悉的报时声,你可知道,标准的“北京时间”发自我国某省的一个普通县——蒲城(109°33′E,34°57′N)。这里是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中国科学院授时中心就在这里,它是中国唯一的标准时间授时中心。读“蒲城的位置示意图”(图3),回答6~7题。当蒲城发出的时间为2012年2月21日20时时,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旧金山(122.5°W)的区时为2时 |
B.圣保罗(约47°W)的昼长小于12小时 |
C.中国最西端的地方时约为21日15时 |
D.全球都属于2月21日 |
关于蒲城所处省份,正确的是
A.陇 | B.秦 | C.晋 | D.宁 |
读图2回答4~5题。H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
D.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
E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A.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B.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 |
C.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D.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 |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图1中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据此回答1~3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 |
B.“金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贺兰山 |
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为秦岭 |
D.“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巫山 |
关于各区域某些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黄色中国”——一年四季常绿 |
B.“金色中国”——高寒 |
C.“绿色中国”——一年两到三熟 |
D.“银色中国”——伏旱 |
各区域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黄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 |
B.“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
C.“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
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