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像永恒的约定,每当季节变换,生活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农民便开始“搬家”;从山前平原搬到深山里,再从高山带回到河谷低地或沙地。他们敏锐地踩着季节的节奏,与之周旋、适应,永远在路上。当南方地区的农民以某处固定的“家”为阡陌世界的核心时,新疆的农民却将“转场”当做了生活的本身,并因此形成了新疆才有的行吟诗人般的生活。阅读上述材料并完成第下列各题。材料中所述的“搬家”或“转场”在地理学中被称为( )
A.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 B.混合农业 |
C.乳畜业 | D.游牧业 |
材料中所述地区与季节对应关系较为科学的一组是( )
A.山前平原—夏季 | B.高山-春季 |
C.河谷低地-冬季 | D.沙漠-秋季 |
当我国的夏季风势力较弱的年份,往往造成我国的东部地区:()
A.北旱南涝 | B.北涝南旱 | C.南北皆旱 | D.南北皆涝 |
读亚洲局部区域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下列各题。N处气压值可能为()
A.1005、1010 | B.1010、1015 |
C.1015、1020 | D.1010、1020 |
下列四城市中,风速最大的是()
A.乌兰巴托 | B.北京 |
C.合肥 | D.东京 |
郑州与合肥相比()
A.郑州气温高、气压低 |
B.合肥气温低、气压高 |
C.郑州有降水,气温低、气压高 |
D.合肥有降水,气温高、气压低 |
图中所示的时间可能是( )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读山谷风示意图,图中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等温线。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此图出现在夜晚,②此图表示的是白天,③此时吹山风,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
读图“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下列各题。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 B.台风 | C.洪涝 | D.寒潮 |
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7、8月 | B.甲——3、4、5月 |
C.乙——5、6月 | D.乙——12、1、2月 |
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集中,多暴雨 |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 D.气温高,蒸发量大 |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下列各题。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和泥石流 | B.台风与干旱 |
C.洪涝与干旱 | D.台风与寒潮 |
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Ⅳ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 B.台风 |
C.泥石流 | D.洪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