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3年1月22日上海县令发出晓谕,通知各制鞋店不得在鞋上用文字标写店号,同年12 月3日两江总督李宗羲通知各纸坊铺“不准于草纸等项纸边加盖记号戳记,更不许将废书旧账改造还魂纸。”材料反映了
A.官员劝诫百姓敬惜字纸的良苦用心 |
B.工商业者具有了商标品牌意识 |
C.商品意识对传统伦理意识的挑战 |
D.工业化推动了社会风尚的变革 |
有人评论中国古代某历史时期“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最自由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在此之前,学在官府,一切都被控制在礼乐的规范之中;在此之后,儒学被官方奉为正统。”这一历史时期应是()
A.西周时期 | B.春秋战国时期 |
C.秦汉时期 | D.隋唐时期 |
关于君主与臣子的关系,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应该是“主卖官爵,臣卖智力” 。这种观点反映了( )
A.宗法分封制的稳定性 | B.中央集权体制的高效性 |
C.官僚政治的特点 | D.君主专制的独断性 |
在无线电和电视时代,工人阶级的物质生活提高到中产阶级的水准。与此同时,人们的闲暇大多花在“嬉戏逗趣的活动”上,这就是所谓的中产阶级精神生活的无产阶级化。这反映了
A.无线电和电视技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
B.现代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进步的毒瘤 |
C.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没能避免人们精神的空虚 |
D.工人阶级作为无产者的阶级属性暂时难以改变 |
下表为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1928—1937)经济发展情况表(各项指标排名情况)
1928年 |
1932年 |
1937年 |
|||
世界 |
世界 |
欧洲 |
世界 |
欧洲 |
|
工业总产值 |
5 |
3 |
2 |
2 |
1 |
机器制造业 |
4 |
2 |
1 |
2 |
1 |
电力 |
10 |
7 |
4 |
3 |
2 |
煤 |
6 |
4 |
3 |
4 |
3 |
钢 |
5 |
5 |
4 |
3 |
3 |
对表格内容分析正确的是
A.苏联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B.苏联经济指标排名的提升缘于二战严重破坏了欧洲经济
C.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有力地促进了苏联现代化发展
D.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苏联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
B.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
C.使人开始摆脱基督教神学统治 |
D.构筑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