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强的时期是( )
A.6月至8月 | B.3月至5月 |
C.12月至次年2月 | D.9月至11月 |
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蒸发旺盛 | B.河道弯曲 |
C.地势起伏 | D.湿地调储 |
若在河流上修建水库,则水库下游的河流水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河流水文站测得的修建水库前后的水位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修建水库前,与该河流出现最高水位有关的现象是()
A.梅雨连绵 | B.春雨霏霏 |
C.冰雪融化 | D.气旋活动频繁 |
修建水库后,可能使水库下游河段()
A.洪涝灾害频繁 |
B.诱发地震、滑坡 |
C.河床泥沙沉积严重 |
D.某些鱼类减少 |
读下面我国两大淡水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两湖的名称分别是( )
A.洞庭湖、太湖 | B.鄱阳湖、太湖 |
C.滇池、青海湖 | D.洞庭湖、巢湖 |
20世纪末甲湖湖面比上个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 )
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 B.导致湖滨土地沙化 |
C.对湘江调节能力减弱 | D.对长江调节能力减弱 |
下图是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四大河流的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反映松花江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②河流径流量最小,最主要的原因是()
A.流域面积最小 | B.河流长度最短 |
C.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区 | D.水土流失严重 |
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下列问题。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季风 |
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
B.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
D.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关于①地区与③地区的分界线叙述正确的是
A.400mm某年等降水量线 | B.3000m的等高线 |
C.一月0℃等温线 | D.400mm等年降水量线 |
①地区与②地区的最不明显的地理差异是
A.旱地与水田差异 | B.热量差异 |
C.森林与草地差异 | D.降水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