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初中的三年时,小明的成长记录袋中有这样两段成长记录。
成长记录一:小明作为班长,分学习成绩优异,认真完成分管的工作,同学们不管在学习上或生活上有了困难,他总能够抢先去帮助。一天,当他发现在学校门口有个书贩正在向学生兜售黄色书刊时,随即排打了110报警电话……班委换届时,好朋友主张为他拉拉选票,被小明严厉拒绝。同学们非常佩服他,选举时纷纷投了赞成票。
(1)小明为什么会赢利同学们的“赞成票”?
成长记录二: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看到灾情的小明再也坐不住了,他萌发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到灾区去参加抗震救灾!”他听说灾区需要一批热血青年组成的抗震救灾志愿者服务队。
(2)对于小明的想法谈谈你的看法。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参加家务劳动的重要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
材料二: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广东省收容遣送管理规定》,对进一步搞好当地的社会救助、维护社会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实际执行中,有一些执法人员不依法办事,借收容遣送制度乱收费,扩大收容遣送范围,限制人身自由,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后来,有三位公民上书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是否违宪,最终依据宪法废止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1)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地位。
(2)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3)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2011年7月19日上午,浙江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犯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被执行死刑。同时被处以死刑的还有犯受贿罪的江苏苏州市原副市长姜人杰。
(1)这体现出法律的哪些特征?
(2)体现了我国的什么治国方略?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3)从国家干部沦为阶下囚,这给我们带来哪些警示?

微时代里有很多美好的微小事物,如微笑、微爱、微行动等。在生活中,哪怕一个短短的瞬间,小小的动作,都可以让我们有所收获······
◇书香盈动◇
乐乐所在学校举办"书香校园·品位阅读"主题交流活动,老师让乐乐说说阅读的意义。
(1)请帮乐乐完成:
◇德馨如兰◇
乐乐放学在小区门口,看到张奶奶拎着包显得很吃力,他主动上前帮助张奶奶。
(2)乐乐的举动带给你的启示是:

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品质是:
图片一:
图片二:
(2)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培养这一品质。

请你探究--
材料一:最近有关空气污染的两则段子在网上广为流传: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②留美学生在北京探亲后准备返程,同伴说:"你又要好几年才回来了,你不带一把故乡的泥土吗"?留美学生拍拍胸脯说,"带了,肺里装得满满的呢"。
材料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投票决定,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正式通过,明确规定对严重破坏环境的行为按日征收罚款、乃至追究法人的刑事责任,被誉为史上最严厉的环保法。
(1)我国环境的总体现状是什么?
(2)你从材料二中感悟到了什么?(至少从三个方面作答)
(3)请你为创建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言献策。(从国家、企业、个人三个角度作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