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从静止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前进,同时,某人从车后相距s0=20m处开始以8m/s的速度匀速追车。讨论:人能否追上前面的汽车?若追不上,求人车之间的最小距离;若追得上,求追上所用的时间.
竖直放置两端封闭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和一个用红蜡做成的圆柱体,玻璃管倒置时圆柱体能匀速上浮,现将玻璃管倒置,在圆柱体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匀速运动,问圆柱体参与了几个运动,哪个运动是合运动,哪个运动是分运动?
有一个标有“2.5V 0.3A”字样的小灯泡,现要测定其在0到2.5V的范围内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并作出其电功率P与其两端电压的平方U2的关系曲线。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
A.电压表V(0~3V,内阻RV=3kΩ) B.电流表G(0~500μA,内阻RG=600Ω)
C.电阻箱R1(0~99.99Ω) D.滑动变阻器R3(10Ω,2A)
E.滑动变阻器R4(1kΩ,0.5A) F.电源(直流4V,内阻不计)
(1)为保证实验安全、准确、操作方便,应选用的器材除小灯泡、电源、电流表、开关、导线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用器材对应的字母填写);
(2)根据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完成下图的连线;
(3)根据你的设计,若从仪表盘上读得的数据分别为U、IG,则小灯泡在该条件下的功率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用字母表示)。表达式中除U、IG以外,其他符号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学生用螺旋测微器在测定某一金属丝时,测得的结果如下图左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d=mm。另一位同学用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某一工件的长度,的如果如下图右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L=cm。
图(a)中E为电源,其电动势为ε,R1为滑动变阻器,R2为电阻箱,A为电流表,用上述器材,按图(b)所示电路经以下步骤可近似测得A的内阻RA:①闭合k1,断开k2,调节R1,使电流表的读数等于其量程I0;②保持R1不变,闭合k2,调节R2,使电流表的读数等于I0/2,然后读出R2的值,取RA≈R2。
(1)按图(b)所示电路在图(a)所给出的实物图中画出连接导线。
(2)真实值和测量值之差除以真实值叫做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即(RA-R2)/RA,试导出它与电源电动势ε、电流表量程I0及电流表内 阻RA的关系式。
(3)若I0=10mA,真实值RA约为30Ω,要想使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不大于5%,电源电动势最小应为多少伏?
⑴三个同学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①甲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打击的力度,使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不同,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
②乙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斜槽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作与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斜槽轨道M到水平板的高度可调,但两轨道始终保持平行,因此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速度v0总是相等的。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同时切断电源,使两小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A、B射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应是。若仅改变轨道M的高度(两轨道仍然保持平行),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是因为。
③丙同学采用频闪摄影法拍摄到如图丙所示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照片,图中每个小方格代表的实际边长为L=2.5cm。由图可求得拍摄时每间隔时间T=s曝光一次,该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m/s(取g=10m/s2)。
⑵某同学准备测电流表A1的内阻r1的精确值,现有如下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100mA,内阻约5Ω |
B.电压表V1:量程15V,内阻约15kΩ |
C.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约3kΩ |
D.定值电阻器R0:阻值20Ω |
E.滑动变阻器R1:0~10Ω,额定电流为1A
F.滑动变阻器R2:0~1000Ω,额定电流为0.2A
G.电源E:电动势为6V,内阻较小
H.导线、电键
①要求电流表A1的示数从零开始变化,且能多测几组数据,尽可能减小误差,在如图虚线方框中画出测量用的电路图,并在图中标出所用器材的代号.
②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电流表A1的内阻r1,则r1的表达式为,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