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新任总统朴模惠访华,并在清华大学发表了“韩中心信之旅,共创新20年”为主题的演讲,在此次演讲的开场和结尾,朴模惠总统都熟练地使用了中文,充分展现了其“中国通”的汉语实力。汉语成为了拉近两国关系的“秘密武器”。这展现出( )
| A.文化的趋同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
| B.文化作为软实力会对政治生活产生影响 |
| C.语言是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
|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征 |
教育部于2009年在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试点,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学习内容,今后还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京剧进课堂表明
| A.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 B.京剧是国粹应全盘继承 |
| C.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 | D.弘扬传统文化是爱国主义的主题 |
丝绸之路是古代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文化走向了世界,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也传入了中国。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 A.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 B.人中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
| C.留学访问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 D.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 |
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科学、艺术和体育素养 |
| B.气质、能力和意志品质 |
|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
2010年5月,第2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结束后,中美双方在北京签署了多项文件和协议。中美双方之所以能达成这样的成果是因为
| A.双方的根本利益是相同的 | B.双方有着共同的利益 |
| C.现今双方的国家力量相当 | D.两国都是联合国的会员国 |
国务院制定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要求,到2010年,使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水平。国家积极采取措施加快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是因为
| A.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 | B.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
| C.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前提 | D.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