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俄文化交流日益活跃。两国多次成功互办文化节、语言年、旅游年等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展示了各自的艺术、语言、服装和风俗;两国的教育、科学、音乐、舞蹈、美术相互交融,为我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结合材料,谈谈中俄文化交流对发展我国文化的重要意义。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年,由于30年前的真理问题大讨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从而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上述材料体现了认识论中的哪些道理?
材料一:1959年,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西藏实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和广大汉族人民一样,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建设新西藏的热情空前高涨。经过西藏人民50年的艰苦奋斗,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援助下,西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材料二: 2008年12月6日,萨科齐总统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和中方的一再严正交涉,执意以法国总统和欧盟轮值主席的双重身份会见达赖,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
(1)从材料一反映的事实中,你感悟到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简述中国政府严正立场的政治学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涉及众多考生、高校等多方利益,教育部门就此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2009年2月6日起至2月底,社会各界通过网络、传真、信件等方式反馈各类意见、建议上万条。教育部门表示将认真研究吸收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抓紧完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1)简要回答社会各界积极建言献策的政治意义。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主义根本观点的?
材料一:2009年12月5日—7日,中央经济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2010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一的合理性。
材料二:会议强调,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经济工作,对于进一步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巩固经济回升基础,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创造良好条件至关重要。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对2010年经济工作的领导?
某县电视台在报道本县“两全”新闻时,电视上出现了这样一组画面:记者采访刚刚走出会场的一位县人大代表,请他谈一谈听取县长工作报告后的感受,这位人大代表激动地说:“我非常珍惜党和政府给我的人大代表这份荣誉……县长的报告令人鼓舞,作为人大代表,今后我决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干好本职工作,不辜负县领导对我的期望,对得起人大代表这个荣誉称号!”
请你根据所学政治学知识指出这位人大代表谈话中的不当之处并进行评析。